多個臣子發言贊同這個建議。
這些人發言後,章邯道:“陛下,臣覺得,我們跟暴秦的仇恨,的確甚於跟劉邦的仇恨,但是,事情還沒有到必須聯合劉邦的地步。暴秦突然間佔領邯鄲,短時間內還無法完全掌控趙國,我們要趁這段時間率軍北上,猛攻秦國,先把三川郡、潁川郡奪過來,再圖謀黃河以北之地。有彭越將軍打襲擾戰,我們再派重兵攻秦,一定能奪下兩個郡。”
英布介面道:“陛下,臣願領兵作戰。”
現場短暫沉默下來。
項羽在思考著這個問題,項邯的話他是很認同的,不到萬不得已,項羽非常不願意跟讓他憎恨的劉邦聯手,他是傾向於這個建議。
項他道:“陛下,情況已很明顯了,暴秦已有很大優勢,僅靠楚國無力單獨跟暴秦抗衡。臣認為,應當速派使臣到齊國,提出跟齊國聯手抗秦。”
周蘭、陶捨出言贊同。
項羽沒有回應,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希望這樣。
他說道:“情況的確很嚴峻,朕當御駕親征,親率數十萬軍隊北上,與暴秦決戰。傳旨,全國徵召五十萬男丁,朕要親率五十萬軍出征。”
他說得斬釘截鐵,眾臣沒有再勸諫。
英布道:“陛下,徵召男丁五十萬需要時間,臣願率十萬兵馬作為先鋒,先一步抵達魏地,跟鍾離昧八萬兵馬會師,先襲擾暴秦,待陛下的四十萬主力到了之後,由陛下統一排程。”
現役的楚兵中,抽出十萬沒問題。
章邯道:“陛下,趁著暴秦尚未有效控制趙地,這是大好時機,若再等到四十萬兵馬到齊,最少需等到三四個月後了,已不是最好時機。”
對於這個建議,是章邯和英布事先商議好的,這個法子也不是章邯想出來,是陳平向皇帝的獻計的其中一環,派人告之章邯,章邯按照皇帝授意來做。
項他道:“陛下,臣贊同先派十萬前鋒出擊。”
無論皇帝是否同意先聯合齊國,儘快出擊是很有必要的。
過半臣子也出言贊同。
最後,項羽對英布道:“英布將軍,既然你自告奮勇,朕答應了,調派十萬兵馬給你北上,你是主將,鍾離昧是副將,要讓暴秦不得安寧,朕稍後會率主力趕來。”
項羽答應了,上當了,章邯和英布都賊高興。
章邯回去後,迅速派人到潁川郡報告這個訊息。
————————
邯鄲,原皇宮書房,王元把眾將召集在這裡,有李必、駱甲、田集、王虞人、單究、呂馬童、張凱、曹斌、王威、唐其、秦勇、宋聞等人。
在牆壁上,掛著趙地地形圖。
王元指著邯鄲南邊不遠的彰斧長城、漳水河,說道:“此處是南下重要防線,我昨日接到訊息,趙豐把長城給了魏軍,若要奪取長城,只能強攻了。”
呂馬童道:“王將軍,末將願帶兵攻長城。”
王元道:“掌控趙地才是當務之急,只需派數萬兵馬守在南邊即可。”
隨後,王元做出全面的安排,指派相應的武將,分別相關趙國各地,雖然趙歇已宣佈投降,不等於各地守軍願意歸順,有可能還會發生戰鬥。
具體安排是,派李必率五萬步卒、一萬五千騎兵北上,奪取跟匈奴交界的雁門郡、代郡、上谷郡。
派駱甲率八萬兵馬趕往東邊,奪取鉅鹿郡和趙地境內的濟北郡,防範東邊的齊軍。
派呂馬童率三萬兵馬南下,跟長城防線的魏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