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晚上,達到了兩千餘人。
士兵們逃跑,都是偷偷摸摸進行。
聯軍沒有再發動進攻,士兵們士氣已奔潰,沒人想去送死。
要是李左車還強行命令進攻,士兵當場就要向山林中逃跑了。
——————————
從隴山到王元所在地,雖然要從蕭關而出,繞了一個圈,但道路暢通無阻,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換馬,訊息傳遞速度不算慢。
八月初十這天,一匹快馬來到軍營,把皇帝書寫的命令交給王元。
王元覺得,要想讓李左車、夏侯嬰等武將投降,幾乎不可能,讓普通士兵投降,倒是有可能。
第二天早上,在最前線的隴西道,以及兩側山林中,都有秦兵大聲喊話。
“齊軍、趙軍、韓軍兄弟們,你們沒糧食了,無路可走了!向秦軍投降,不殺!給飯吃!”
數以萬計的秦兵,漫山遍野地喊著,對面的敵兵都聽得清清楚楚。
還沒逃跑的敵兵們,本身就無心念戰,許多人想著什麼時候逃跑,聽到秦軍喊話後,還真有許多人想要投降。
在道路東側山嶺,雙方對峙最前線,南邊是韓兵。
某什長試探性對屯長道:“反正已無路可走,秦軍說不殺降兵,不如投降吧!”
要是在以往,敢說出這樣的話,隨時有可能被處決。
現在,屯長沒有發怒,也沒有立即回應。
某伍長道:“屯長,若不投降,除非進山靠兩條腿走回去,很有可能會迷路,不如投降吧!”
屯長開口道:“哎!也只好如此了!”
對面最前面的秦軍,在踏弩射程外,距離也就上百丈。
屯長喊話道:“我們投降!真的不殺降兵嗎?”
秦軍喊道:“放下武器走過來!降兵不殺!”
屯長帶著本部殘存的二十七人,放下武器走了過去。
走過去後,秦兵沒有為難他們,把降兵帶到一處地方。
這是王元專門騰出的地方,集中看管。
有人帶頭投降,引發了連鎖效應,在兩側山嶺最前線的聯軍士兵,陸續有人投降。
很快,有人向李左車報告。
李左車把武將們都召集過來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