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征戰沙場、渴望立功,只有戰爭,才能讓他有用武之地。
宗正曾奎道:“陛下,眼下大秦雖男丁不足。然韓國只有一百六十萬人,最近一戰少了十四萬,元氣大傷。可趁韓國元氣未復,出兵滅之。”
典客蘇術附議。
趙佗道:“我軍陳兵於韓國邊境,楊喜率騎兵入韓地,便是在教訓韓國。若真的派大軍入韓地,齊國、趙國必定不會坐視不理。楚國雖與三國不和,也有可能出兵搗亂。臣認為,現在還不是滅韓時機。我軍已佔據入韓地重要據點,只要時機到了,隨時可揮兵入韓。”
王元介面道:“在隴西能大敗敵軍,除了我秦軍驍勇善戰外,還跟敵軍勞師遠征、我軍在家門口作戰有關。若我軍深入敵國,情況又會不同。經歷過始皇帝滅六國後,六國對我秦國極為警惕,若我秦軍欲滅其中一國,其他五國肯定會想到,秦國必定還會再想一統天下,決不會坐等我軍逐一滅之。”
“若我軍出兵滅韓,各國必定出兵,就算能滅韓,各國必定還會再攻韓地,還得派出重兵守韓地。如此一來,曠日持久。”
臣子們各抒己見,大多數武將都覺得,還不是滅韓時機。
討論一陣子後,尉繚道:“雖然暫時不宜滅韓,卻可再增兵把韓國攪得更亂,讓張良更難受。我軍有一萬五千騎兵跟著回咸陽,可把這些騎兵派出去,把韓國攪得天翻地覆再回來不遲。”
妙計!這的確是妙計!
文官武將們都很贊成。
趙佗道:“根據楊喜派人來報,韓國還有五千騎兵,等我軍一萬五千騎兵入韓後,可找機會把韓軍騎兵滅之。”
駱甲出列道:“臣願率騎兵入韓。”
子嬰給他相應的軍令證明,進入韓地後,讓楊喜聽從駱甲統一指揮。
在大戰進行的一年多時間裡,騎兵訓練繼續進行,在三個月前,有新一批七千人的新兵成為合格騎兵,成為騎兵中的一員。
這批新騎兵,目前部署在藍田大營作為機動兵力。
預計再過三個月後,又會有七千人成為合格騎兵。
原本部署在蕭關外的騎兵、步卒,全部已經撤入蕭關內。
朝會進行了很長時間,到下午的時候,才把主要事情商議完畢。
“尉繚丞相年事已高,不宜過度操勞,朕決定,設立左丞相一職。”
子嬰目光投向陳平,說道:“少府陳平,智謀無雙,才德兼備,左丞相一職,由陳平擔任。”
對於陳平來說,他相信自身才能,遲早能當上丞相,亦看出皇帝很重視,有意讓他接任丞相。
只是此前皇帝未告之,今天聽到被任命為左丞相,覺得有些突然。
“謝陛下!”
興奮中的陳平,跪下謝恩。
子嬰繼續道:“陳平升任丞相,少府一職空缺,由丞相右長史盧德升任。”
“謝陛下!”
盧德興奮激動,跪下謝恩。
此外,趙衍升任丞相右長史。
尉羽升任丞相左長史,仍然兼管兵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