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越是隨著羅峻熙的講述,甲等班的學子們越是心裡發堵。
只因這些數字,沒有務過農、沒有結結實實去過戰場,不是帶兵武官的文人學子們能得知的。
誰不知道出兵才會一勞永逸,可這裡面夾雜著太多太多的事兒。
然後羅峻熙就被在窗外聆聽的祭酒大人叫走了,半天沒再回來。
聽說在那半日裡,祭酒大人押著羅峻熙“做文章”。
難道羅峻熙有機會面見皇上,是國子監祭酒大人引薦的?
沒錯,是這位引薦的。
但這位大人此時很擔心羅峻熙太過年輕,見皇上容易胡說八道。
畢竟,百姓中有句老話兒講得好,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
他很擔心羅峻熙會直不愣騰地回答皇上說,朝廷太窮,暫時折騰不起,咱趕緊務實些換取利益吧。
雖然是事實,但是皇上也是人,是人就不樂意接受很難聽的大實話。尤其是不願意承認泱泱大國仍處於百廢待興之中。
所以,祭酒大人頭頂呼呼冒汗,默默埋怨自己還是有些冒失,早知道皇上會忽然宣羅峻熙覲見,他昨晚應該連夜拎著羅峻熙的耳朵叮囑一番。
然而,他此刻聽到了什麼?
“皇上,以貨易貨,這並不是雙方在做買賣,這是夷不得亂華的邊疆制裁。這是對我華夏的另一種朝貢方式。”
“皇上,此種形式該納入四海而皆準的朝貢模式中。
將來,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都要由我華夏判定邊疆秩序,這才能體現我華夏的德化天下的治邊思想。”
“皇上……”
國子監祭酒大人長鬆了一口氣,真能忽悠啊。。
沒看皇上的表情都透著“會說話,你就多說點兒”的意思。
大概是心情徹底放鬆下來,祭酒大人也有心思觀察其他方面了。
他用餘光看向羅峻熙,這才發現,這位學生哪裡還有學生氣?儼然已是一位成熟官員的模樣。
往那一站,你會莫名忽略掉他的年輕,會注意不到他那出色的相貌。
渾身上下倒是透著一股子,新一代年輕官員該有的鋒芒和銳氣。
祭酒大人心想:科舉名次,早已經沒法考量羅峻熙的自身價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