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嘉靖還下了不少功夫的,比如本來是吏部尚書與欽天監刻漏博士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但是筆下一動,就變成了吏部與欽天監之間的事情了。一下子就變得平衡多了。
但是實際上,欽天監正楊守敬對此頗有怨言的。
畢竟吏部尚書啊?這是楊守敬見了也要畢恭畢敬的上官,要恭恭敬敬的稱呼一聲“老大人。”這個時候與吏部尚書當面議事,也就是爭論,楊守敬是一點底氣都沒有的。
而且一旦輸了,恐怕不僅僅是周夢臣承擔責任了。
楊守敬也吃不了兜著走。
畢竟,周夢臣區區一個八品官,有什麼能力承擔後果啊?
只是楊守敬,能怎麼辦?
皇帝說了欽天監對吏部尚書有意見,欽天監敢說沒有意見嗎?楊守敬必須一定要對吏部尚書熊浹有意見。
周夢臣也被嚇了一跳。
畢竟他在寫自辯疏的時候,就知道皇帝要將他當做棋子去懟從沒有見過面的吏部熊尚書了,但是知道歸知道,他以為只是筆上官司。哪裡想到,還有當面對壘的一天。
其實,如果熊浹退上一步,給皇帝服個軟。也就沒有今日這一步了。
奈何熊浹倔的很,一步不退。嘉靖是那種軟性子嗎?自然不是。嘉靖自然不慣著熊浹,鬧出這樣的局面,讓吏部天官與小小的刻漏博士當廷折辯,其實熊浹已經輸了。
對於皇帝本身來說,周夢臣能再折辱熊浹一番再好不過。如果不能也無所謂。
反正棋子而已,下棋的時候難免會折幾個而已。
皇帝既然決心對付熊浹了,熊浹今後的日子,就絕對不好過。即便熊浹今日大出風頭,也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而已,嘉靖皇帝有得是耐心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將熊浹給搞下去。
只是周夢臣一旦失利後如何?
皇帝可沒有為周夢臣著想的想法。
張居正細細給周夢臣分析了這一次的狀況。
只有兩種結果。要麼雙輸,熊浹過一段時間再下臺,而周夢臣各種下場都有可能,斬首,流放,罷官,下獄等等,輕重不一,在於皇帝與眾臣的反應。
要麼周夢臣贏,今日之後熊浹就開始走三請三讓的乞骸骨流程。
周夢臣自身難保,至於其他的想都不去想了。只能凝神靜氣,等待時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