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有很多疑問。但是此刻沒有時間去問。
其實也是南洋與北京,截然不同的局面,所導致的不同後果。
在北京,其實並不是多缺郎中的。很多達官貴人們,也不喜歡去醫院治病。於是即便有病了,真需要醫院的郎中治病,也是想方設法,將醫院的郎中請到家中來。
甚至能不能將醫院的郎中請回家,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權力,或者有影響力的標準之一。
而在南洋截然不同了。
首先,南洋的郎中奇缺。一方面是郎中很少被流放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移民到此,自然也會有很多水土不服,生病的機率太高了。
即便周夢臣勉力支撐。派來很多郎中。但是總體上來說,依然是不夠用的。
而醫院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使用相對緊缺的醫療資源。於是,唐順之就以身作則,生病不請郎中到府,而是自己去住院。
不過,唐順之畢竟是巡撫大人,即便生病了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於是,醫院之中,將一個小院子給騰了出來。算是這個時代的高幹病房了。
而此刻唐鶴徵就往這個小院子而來。
來到這裡的時候,就已經看見很多人在這裡等著了。
譚綸上前說道;“唐兄,稍安勿躁。老大人而今還在昏睡之中,說不定吉人自有天相,見你來了。就轉危為安了。”
唐鶴徵微微鬆了一口氣,說道:“謝譚大人吉。”
譚綸作為唐順之的副手。本來唐順之準備讓譚綸去占城的。但是周夢臣忽然回京,在京中一番廝殺,影響到了唐順之。唐順之決定凡是穩妥一點比較好,就將譚綸帶在身邊。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唐順之發現一個問題,在海外開闢,困難實在太多了。兩處並舉,壓力太大了。也就擱置了占城方略。
唐鶴徵雖然對譚綸這樣說,但是他心中知道,他父親大概是不行了。原因很簡單,如果真的行的話,也不會十萬火急的通知唐鶴徵來呂宋。
而今唐鶴徵內心之中,是微微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總算是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了。”但是一想到是最後一面,唐鶴徵內心之中的悲傷就翻湧不已,似乎要衝出來一般。
卻聽裡面一動,一個郎中走了出來,所有的人都簇擁了上去。
&n..pppp('奮鬥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