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次性增加這麼多內閣閣員,估計他們也不能理順。”
周夢臣說道:“陛下聖明。”
周夢臣暗道:“陛下還真是手段高明。”
嘉靖這個舉動,幾乎將朝野的實權派都安插進內閣之中,完成了兩個整合。第一,就是內閣成為事實上最高權力中樞。第二,各派人士都進了內閣。他們彼此之間沒有矛盾才是怪事。
其實嘉靖依然沒有放棄內閣之中互相整合的想法。只是他不知道該安排誰了。既然不知道安排誰,那就是試錯吧。看看著一場爭鬥之中。五個人誰會落馬。
周夢臣,李春芳,高拱,張居正,楊博,五個人。而今李春芳高掛免戰牌,低頭向周夢臣認輸,但是他卻不會向這些新補充進來的閣員認輸。
這個內閣如果能團結一致。自然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內閣。如果不能團結一致,那就有好戲看了。
但是嘉靖的手段還不僅僅是這裡。
嘉靖說道:“朕老了,太子年紀也大了。早晚繼承帝位,就趁著朕而今,好好鍛鍊一番吧,這樣吧,就讓太子去內閣學習一下。周卿,你覺得如何?”
周夢臣腦袋嗡嗡的。這哪裡是讓太子去學習。分明是讓太子監國。
太子是偏向誰?
不用說,是高拱。
如果單單是高拱,周夢臣一點也不擔心。但是高拱加上太子的組合,就足夠讓周夢臣揪心了。可見嘉靖從來沒有放棄他老手段。即便周夢臣提出了新方法,嘉靖依然想試試老手段。
嘉靖是知道,單單一個首輔其實難以抵抗太子加高拱的壓力的。而今周夢臣首輔權力加強了,可以稱之為首相了。看樣子是可以與太子與高拱制衡了。
周夢臣內心之中幾乎在怒吼:“還讓不讓人痛痛快快做事了。”
但是他知道,這是常態。也是考驗。就看他能不能壓制住高拱與太子。但是這一件事情,並不是沒有隱患的。即便他而今壓制住了太子,一旦太子登基,周夢臣的權位定然不在。
甚至還得罪了高拱,下場未必多好。
看看徐階就知道。海瑞辦徐階,固然是徐家過分了,但還有高拱在朝廷之中推波助瀾,算舊賬的意思。而今徐階退的早,反而讓他承擔了壓制高拱的任務。
周夢臣心中暗道:“陛下,您對我的期望還夠深啊。”
不過,周夢臣雖然覺得眼前困難重重。但並沒有失去鬥志。畢竟原則性的大問題過去了。內閣改革批准,其他的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