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哪裡不對勁,他並沒有過多分析。他萬萬沒有想到,周夢臣會下如此命令。
何心隱說道:“大人,這是不是有些”
周夢臣嘆息一聲,說道:“我希望是虛驚一場。但是咱們這位陛下,是有前科的。”
何心隱依舊有些不明白,說道:“在大人想來,陛下為什麼會這麼樣?大人明明明年就退下去了。”
周夢臣說道:“是啊,我明年就要退下去了。你相信,陛下卻未必相信。”
嘉靖的疑心病太重了,他看人從來看壞的人面,從不看好的一面。當初嘉靖對朝廷控制重大挫折,就是徐階的急流勇退。估計嘉靖而今也想不出徐階為什麼會急流勇退。
而今也一樣,周夢臣說自己連任兩屆就退下去了。
嘉靖不相信。
或者說,嘉靖有選擇的相信。
如果太子在,國有長君。太子在嘉靖看來,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好歹是成年人。百官不敢輕,只要太子堅持,周夢臣是不可能戀棧不去的。
但是太子沒有了。而今是幼君。十歲孩子有什麼主見。太子妃婦道人家有什麼主見?
周夢臣十年首輔,頗有政績,又是學問大家,弟子舊部遍佈天下。已經是朝野第一勢力了,對於這些人來說,最好的事情,不就是周夢臣還在位置上。
這麼大的勢力,想要搞出一些非周夢臣出山不能解決的事情,實在是太簡單的。
嘉靖從來不相信,每一個人的承諾,空口白牙,想要信口雌黃太簡單了,他相信的是權力的制衡。太子在,能將周夢臣壓在鄉野,讓他老老實實的當一個鄉野散人。
太子不在了,這種制衡被打破了。
嘉靖不相信周夢臣會老老實實回鄉,畢竟周夢臣而今還不到五十歲,還是政治家的黃金年齡。
卻不知道知道周夢臣決計不會帶頭破壞自己的制度的。如果他破壞了自己的制度,那麼他變法的成果很可能被後來人破壞的蕩然無存,對周夢臣來說,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說實話,此刻的周夢臣比誰都想安安分分的退下去。什麼么蛾子也不要有。但是周夢臣內心之中,還不大確定。但是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的。
怕什麼就來什麼。
只是周夢臣雖然對嘉靖很忠誠,對大明王朝也是很忠誠的。但是周夢臣作為一個現代的忠誠,決計不是繼之以忠,效之以死。
做不到如於謙,夏言一般,不做反抗的等死。
而是要讓嘉靖知道:“霍光之事,臣亦能為之。”大家歡歡喜喜的合作不好嗎?否認非要弄刀槍,就看看誰的手腕更高吧。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