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顯然並非如此。
觀摩團一百多位精銳軍官。
包括三位旅團長,五位聯隊長,二十位大隊長,七十多位中隊長,三十多位小隊長,一個師團的骨幹軍官規模不過如此。
且這些軍官,全部都是接受過天蝗御賜勳章的精銳士官。
是精銳武士道領悟者。
是帝國蝗軍精銳中的精銳。
即便是一年前的華北方面軍,損失如此多的軍官,也會傷筋動骨,大傷元氣。
何況是現在?
要知道,如今的華北方面軍,雖然補充兵員不缺乏,從國內抵達的每月五萬餘補充兵員足以補充前線損失,甚至還有富餘。
但由於戰爭損失,以及後方以傷員等手段,秘密抽調的精銳展師和軍官等等,導致軍官嚴重不足的情況,則是愈發嚴重。
一個士兵和一個軍官,死掉同樣簡單,但培訓,後者是前者的百倍困難。
此時損失一百多位精銳軍官,已經不是傷筋動骨,元氣大傷,而是血肉模糊,深入骨髓。
大松心中不解。
為何司令竟然如此平靜?
難道,有解決辦法?
“看來,我蝗軍的情報保密工作··”
平靜了一會,崗村默默嘆了一口氣。
一直以來,或者說,持續四個月以來的戰鬥,八路軍對澤縣以南山崎大隊的陣地發起的進攻,都是零星的,小規模的。
一次出動三四輛坦克,配隨兩三百步兵。
最多也就出動五六輛,步兵數量還是一樣。
穩紮穩打,緩慢進攻,步步推進,目的十分明確,儘量減少傷亡,並磨礪坦克戰術,訓練坦克車組——實戰,準確的說是低烈度實戰,是最佳的新兵訓練場。
蝗軍其實也在訓練新兵。
只可惜,對八路軍來說,華北地區是低烈度交戰,可以從容撤退,但對蝗軍而言,是地獄,是煉獄,是蝗軍有史以來經歷的最殘酷戰場。
每個月玉碎兩萬,傷亡五萬加。
乃木希典當年也比不上。
但從地獄中爬出來計程車兵,卻也是精銳之中的精銳,往往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獲得一兩年的實戰和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