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近十萬,受傷人數超過巔峰時期的華北方面軍,消耗的武器彈藥和物資,更是超過了往年帝國民國派遣軍一年的消耗。
但帝國實力卻是在增加。
一座座新的鋼鐵廠,火炮工廠,坦克工廠開始投入生產,一輛輛新式坦克走出工廠,一門門新式大炮進入蝗軍服役。
而敵人也在變化。
坦克更多。
部隊組織更成熟。
以及,
越來越精銳,越來越多的坦克車組。
還有。
越來越強大凌厲的攻勢,逐漸改變的戰術。
“十五輛坦克。”
沒有繼續說自己接下來的命令,井下大佐語氣凝重的複述了一句敵人參與進攻的坦克數量。
現在是十月中旬。
距離四月份,對面第一次拿出來坦克,已經過去六個月。
這六個月來,八路一直都是散兵進攻,一輛或者幾輛坦克,加上一些地面部隊,零星散亂的進攻,而且進攻深度很低。
很少集中坦克,學習歐洲的閃電戰戰術,大縱深穿插,。
後方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討論了很多。
為何敵人不使用閃電戰。
有說後勤能力不足的。
有說華北地區道路不足以支援的。
還有說,人員素質無法滿足的,
井下大佐不知道哪一種是真的,但他知道,敵人現在不用,不代表今後不用,比如現在,敵人開始增加單次進攻的時候,坦克數量了。
還好,帝國也已經適應瞭如何應對坦克進攻,即便是,大量坦克進攻。
雖然還遠無法應對叢集坦克進攻,比如德國人那種數百輛坦克叢集使用的進攻強度,但敵人雖然有足夠多的坦克,但似乎沒有能力組織如此龐大的進攻能力。
井下大佐鬆了一口氣。
“命令。”
他繼續下達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