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開始瞭解堪輿之後才知道,縱觀我炎夏五千年曆史,前後歷經八十三朝共四百零八位帝王,真正能夠葬於九街之脈的,也不過秦始皇嬴政一帝而已。
為了修建那名動天下的驪山墓,始皇帝一朝前後耗時三十九年,徵調民夫超過七十萬,可見其窮奢極欲到了什麼程度。
秦朝最終二世而亡,有相當程度和秦始皇窮盡國力修建這個陵墓有關。
按照道門的說法這叫以陰宅犯陽界,是空耗國力引得生靈塗炭的行為,陰宅修得再好也是徒勞,他不亡誰亡。
據傳嬴政乃祖龍之命,應星而生,生前更是橫掃六合,虎視天下。
可就算是這樣霸道的命格和豐功偉業也不能逆天而行,否則同樣會受到天譴以致亡國絕種。
如此看來一般人就更不應該在陰宅上窮盡奢靡。
事實上縱觀整個歷史,那些把陰宅修得特別誇裝的多半富不過三代,哪怕是天命所屬帝王之氣家族也撐不過二三百年。
反倒是老子墳孔子墓那樣普通的墳丘,千秋萬代之後依然為人敬仰。
說到底子孫後代能否有福,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其自身的品行。祖上留有福廕最好,沒有也不打緊,兒孫自有兒孫福嘛。
所以一聽胖子說這地方有什麼九街之勢,我馬上就覺得不靠譜。
這皇家耗盡人力物力才能找來的吉地,讓你這胖子在附近幾個山頭兜兜轉轉就找到了?
退一步來說就算這裡真的是龍脈,那這附近的鄉里鄉親也不該埋葬在這裡。
風水我不懂,道門的規矩我還是知道的,墓地可分五等,一等王侯,二等將相,三等功名,四等士人,五等貧賤。
在古代務農的農民就是貧賤之姿,哪怕從工作不分貴賤的角度來看,普通百姓能埋個四等地就算不錯了。因為普通人沒有功名在身,再往上就是僭越。
正所謂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反過來無福之人也不能落有福之地。
這個‘落’指的就是下葬。
一個沒有福份的人硬要埋到別人的地界上去,那肯定是身不配位,最終無福消受的。
這死人吹燈拔蠟一走了之不打緊,搞不好這子孫後代就要受到影響,是另一種形式的禍遺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