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路過的人,估計誰也想不到,裡面正裝著一件形狀古怪,來源更古怪的青銅器準確地說是兩半)。
沒錯。
現在,正是要到那個地方去。
陳馥野要去那個她唯一算得上相識的,對這些古物珍寶頗有研究的人那裡去。
——烏衣巷。
去烏衣巷走不了康莊大道,得走小路。陳馥野自覺多少沾點路痴屬性,要不是秦淮水街每天走了太多遍,否則該迷路照樣迷路。
上次去是房守仁領著走的,後面也沒再走過第二遍,印象已經非常淡泊。只記得是要從國子監那個出口走出去,再後面的路線,則完全不記得了。
環視著街上來往的路人,陳馥野咬咬牙,打算問路。
但是烏衣巷的性質特殊,估計問一般人,別人反而得一愣一愣的。這並不是因為烏衣巷不出名,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太出名了,所以明面上的那個“烏衣巷”,現在仍然是人人皆知的地方,並且明朝時期,楊慎還在這裡創辦了烏衣學社,名氣很大。
而烏衣巷背後真正的面目,也就是隱藏起來的那條街道,則在暗處。
所以,一般人不會知道去往烏衣巷的路。
打量了一圈附近行人,陳馥野精準捕捉到了兩個街邊的乞丐。
她其實不太確定乞丐到底能不能直接等同於丐幫,不過問問而已,也不會少塊肉。
那是一男一女一對夫妻,看起來年紀不算大,大概三十歲左右,衣服破爛,精神面貌良好,身上也挺幹淨。
並且比較引人注意的是,他們身邊還放著行囊、紙筆,甚至還有地圖,上面圈圈點點,畫滿了標記。
看起來,與其說是乞丐,倒不如說是旅行流浪漢。
畢竟人家也沒在面前擺碗,分明不是在要錢。
陳馥野走過去,看到旁邊的木牌上寫著:
【重金尋女】
“重金尋女……?”陳馥野不自覺念道。
夫妻倆抬眼,看到陳馥野,倒沒主動開口。
想了想,陳馥野也沒主動問。
她猜想,這對夫妻可能是在尋找走失的女兒之類的。
見他們看起來還算和善,陳馥野便正常問路:“請問二位,可知道烏衣巷怎麼走?”
“你要去烏衣巷啊。”夫妻中那女人開口了,“你去那裡做什麼?”
陳馥野沒具體回答,只是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