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家有美妻好種田> 第 與我無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與我無情 (2 / 8)

作為審美表現物件的“桃花”在杜甫細膩的觀察及筆下,顯得益發生氣盎然,更見杜甫對桃花傾注的喜愛之惰,而字句的刻畫細緻,也突顯唐人對於詠物的審美、藝術角度在描寫上更臻細膩、成熟。

“桃花”象徵美好春天

《曲江對酒》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這首詩寫於乾元元年(758 春,是杜甫最後留住長安時的作品,一年以前,杜甫隻身投奔肅宗李亨,受職左拾遺,因上疏為宰相房王宮罷職一事鳴不平,激怒肅宗,遭到審訊。以後,雖仍任拾遺,但有名無賞,不受重用。杜甫無所作為,空懷報國之心,不免滿腹牢騷。

這首《曲江對酒》便是詩人當下此種心境的反映。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東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當時京都的第一勝地。詩的前兩聯是曲江即景, “水精宮殿轉霏微”所顯示的,即是一種空虛寂寥的情景,用“轉”字,則有時過境遷的意味。與此適成對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 桃花細逐梨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短短一聯,形、神、聲、色、香俱備。

“ 細逐”、“時兼”四字,極寫落花輕盈無聲,飛鳥歡躍和鳴,生動而傳神,這般色彩又隨著花之“細逐”和鳥之“兼飛”而呈現出上下飄舞的動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異常絢麗,首兩句襯托出詩人的此時的心緒,久坐江頭,空閒無聊,因而才這樣留意於花落鳥飛。這與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此詩中杜甫以“桃花”象徵美好春天,繁花盛開,芳草正盛,然而落英繽紛固然賞心悅目,但也很容易勾起傷春之惰,對比出詩人落寞的心境。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五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本詩作於上元二年(761 春,作於成都澆花畔,當時杜甫定居於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每每獨步尋幽,消遣世慮,感慨之惰,溢於盲表。此詩為組詩之一,是仁絕句中的第五首,雖題為尋花,實為遣愁散悶,因而隱藏著悲的情調。它所突出表現的是桃花之美和詩人愛花、賞花的審美心理。

首先,詩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風景畫,高聳的黃師塔,巍然矗立著;流動的江水,從塔前東流而去,構成了有縱有橫的幾何園。塔,是靜止的;江,是流動的。畫面有動有靜,給人以壯美的感受。塔前、水東,為下句的風景描繪,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然而詩人畢竟在尋春,風和日麗,春光怡人,不覺睏倦,且倚微風,以寄雅懷。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這兩句著力寫桃花,在詩人筆下,桃花一簇,美麗的綻放,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隨。若詩人不尋花至此,又有何人賞識?字裡行間,流露出無人賞識的淡淡的哀愁,但此詩重點畢竟是寫愛花,故也圍繞著喜悅的氣氛。 “可愛深紅愛淺紅”一句,用了兩個愛字,兩個紅字,表現詩人對花之美的欣悅,並以反間的語氣作結,不僅饒有興味,而且由己及人,這就擴大了審美的範圍,強化了美感。這首詩表達出詩人愛花、賞花時的喜悅之惰的同時,也以“桃花”象徵美好春天,令人愉悅的心情油然而生。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此詩是杜甫於上元二年(761 春,在成都所作。杜甫此詩題名《春水》 ,首句破題點出了描寫的時節為美好的三月天,詩的前四句描寫春江水漲,後四句則述寫春江景事。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草。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穀冰洋,眾流模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浪,即桃花水。此詩內容生動地描繪出春天鳥語花香、欣欣向榮的繁盛景緻。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 三月春況,桃花浪起,季節的遞壇更途,週而復始,江流再度恢復舊時流淌的痕跡,此處的桃花象徵著美好春天,全詩充盈著一種春天特有的歡快氛圍,亦反映出詩人寧靜愉悅的喜春心境。

《晝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