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了保密著想啊,家族的秘密不能曝光,所以我才費盡周折,用各種看似合理的理由離開學校,為此還欠了禪院真依人情。
父親,你一定要相信我這一片“赤誠之心”啊。
最後一句肯定不會說出來,但要讓家裡感受到這份態度。
“不過這樣一來,我能做的事情恐怕十分有限。”
“沒關係,就是要這樣才對。”明理淡定搖頭,“你參與這件事,不管是當主大人還是當主夫人都不會安心,所以早早地表態,早早地退出最好。如果有人問起你來,你就直接說不方便插手,全憑當主處置。”
“通風報信”意味著加茂憲紀在母子親情和既得利益之間選擇了後者,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沒錯。
對於“追名逐利”的加茂憲紀,明哲保身是最佳選擇。因為不管是幫哪邊,另一邊的風評都會變壞。
所謂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不外如是。
“那你一定要小心,你要面對的很可能是上三分之一,至少四分之一個加茂家的壓力。”加茂憲紀反過來搭住明理的肩膀。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不過沒關係,我就是在等她——有機會再見面吧,你知道怎麼找我。”
夜風吹過,明理的古裝寬袍獵獵作響,他重新戴上斗笠,將雙手攏入袖中,消失在夜色的街頭巷尾。
加茂憲紀站在原地,一手抱胸,一手托住下巴,嘴裡喃喃自語:“他到底想做什麼?”
一次鬥智,一次鬥勇,一次交流,他以為已經把握到明理的想法,但到了最後,他發現還是霧裡看花,看不真切。
不僅是他,五條悟和禪院姐妹也都有過猜測,一樣把握不到全貌。
不是他們腦子不好使,而是明理從很久之前就在為這一天準備,比他加入高專還要早。
這一趟京都之行,明理的一舉一動都經過精心的設計,環環相扣。
每一次行動,既是一種試探,也是一條伏線。
加茂憲紀會不會答應會面,願不願意接受自己安排的方式,這些都是計劃的一環。
他照做了,得到明理的善意和明哲保身的計劃。
不照做,也沒關係,明理也有辦法。傳遞訊息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辦法傳到加茂家。
只是,後續對待加茂憲紀的態度,對加茂家的態度又另當別論。
多做多做,不做不錯?是也不是。
有時候,不做同樣是錯。
關鍵要看是什麼事,由誰來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