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這麼評價過武俠片的變遷。
上個世紀80、90年代因為沒有特效,所以只能在真刀真槍的打鬥上下功夫,沒點真功夫很難搬上熒幕。
等到千禧年過後,科學進步了,打鬥就成了單純的特效堆疊。
先來上一輪光汙染,之後是biubiubiu,xiuxiuxiu的所謂對波,最後再以派大星式藝術結尾。
震撼是震撼了,但仔細回味,好像和雨中尬舞名場面“你們不要再打了”沒啥區別,給尬舞的倆哥們加上特效,同樣炫得飛起,比《博人傳》燃多了。(有請大佬上圖,尬舞名場面出自電視劇《紫禁之巔》,再問供養、)
這樣的對比,在咒術界也存在。
大多數咒術師其實都是“特效”戰士。
包括明理、五條悟、乙骨憂太這樣的特級在內,也都要靠特效吃飯。
把“光效”(咒力強化),“慢放”(無下限),“特效怪物”(咒靈、寶可夢)去掉,也會被打回原形。
“真功夫”確實有一點,但和真正的專業“打星”沒法比。
這股業界清流就是禪院真希。
在一眾特效戰士的圍攻中,她是那麼的樸實無華不起眼,很容易便被無休無止的“光汙染”“特技鏡頭”淹沒。
但就是這樣不起眼,堪比龍套的“角色”憑著紮實的“打星”功底,一步一個腳印在特效中前進,將一位位花裡胡哨的“特效戰士”挑落馬下。
特效(咒術)確實很唬人。
但只要打不中,就沒有任何意義。
就算打中了,只要不傷筋動骨,問題也不大。
這本就是超級系最大的兩個缺點,反觀真希這樣的真實系。
沒有at立場,沒有各種護盾,卻靠著高命中率和閃避率,一次次打出真實傷害,猶如《三國演義》中的常山趙子龍,在敵陣中七進七出,硬生生殺到敵人膽寒。
“不,不可能,沒有咒力,怎麼會……”
別動隊領隊,特長為束縛、壓制的特別一級咒術師望著如同殺神版靠近的少女,冷汗直冒,幾乎崩潰。
“就是因為沒有咒力才能做到啊,白痴。強化終究只是強化,不等於基礎素質。”
真希熟練裡抬手掏槍,砰砰砰連環三槍。
“套用某人最喜歡的一句話,時代變了呢,大人。”
“給我擋下來啊。”
咒術師瘋狂大喊,全力驅動咒術與子彈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