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找來找去,總也找不到滿意的。
就這樣,帝青璃的親事又拖了將近大半年。
這大半年裡。
謝家的日子越發紅火。
謝青文在鎮上買了間兩進的宅子,把張水月、謝採盛、謝採馨娘仨接到了鎮上,早早的給兩個孩子找了位啟蒙先生,教兩個孩子讀書識字。
家裡的屋子也做了翻修。
雖然遠比不上週家重修新宅的闊綽,但修整一番下來,也花了幾十兩銀子,謝家因此成了石林村數一數二的富農之家。
而這還是老爺子、老太太低調的結果。
財不露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謝家人從不會主動宣揚自家生活有多滋潤,衣食住行的花銷一直是秉持合適就好的理念,不會過分鋪張。
此外。
這大半年,謝家還發生了三件大喜事,一是張水月又有了,二是陳家也傳來了謝青芷的好訊息,三是二十歲的謝青武,在魏先生的提點下,前往府城參加了今年的鄉試。
鄉試也稱貢試、秋闈,三年一次。
若能在鄉試中題名上榜,那就是正兒八經的舉人老爺,可前往京城參與同樣是三年一次的會試,也就是春闈。
別人十年寒窗,謝青武用了七年。
這個時間不算短,但也不算長,以謝青武的資質,能在六年內達到參加鄉試的水準,除了他自己的刻苦努力,魏先生的傾囊相授,帝青璃在這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