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婆子正在擀麵,有聲無力地同她打了聲招呼,“姎兒來了,昨兒大宴,老夫人吩咐今早上的膳食清淡些,”說著摸了摸麵餅的薄厚,覺得差不多了。
先把麵餅鋪開撒上面粉,再捲起,最後提著擀麵杖將麵餅一層一層來回折起,嘴裡說道,“我看了下,昨兒吊的高湯還剩好些,主食就吃湯麵,配菜,我覺得你昨兒新做的那個酸瓜絲不錯,正正開胃,再看著湊幾樣別的,儘夠了。”
蕭善看她拿起刀“哐哐哐”的從右到左走了一圈,案板上的麵餅就成了麵條,有寬有窄,切完了撒點麵粉抖兩下,一股子天然的麥香氣鑽人鼻喉。
蕭善道了聲好,又問她,“主子們今兒是在一塊用飯,還是各房分開的?餃子皮或者餛飩皮還有沒有多的?”
萬婆子先答道,“老夫人體恤,免了今兒的請安。”
那就是各吃各的,這樣比較費食材。因為,除非是廚房確定誰不愛吃哪個,或者來人特意吩咐過要什麼,不然做好的每樣都得給送上去。
又聽她抱怨,“餃子皮多著呢,我正愁再放怕是不新鮮了,你要用就用去吧。”
蕭善讓小丫鬟去庫房抱西瓜,回憶了下,昨兒好像沒聽說府上誰不愛吃這個,又指了個丫鬟,添了一句,“你兩個一起去,拿兩個。”
小丫鬟領了命忙去了。
蕭善把圍裙什麼的穿戴好,吩咐人去切一小盆蔥花,將昨兒吊完雞湯剩下的兩隻雞用手撕成條,自己拿了一簍子雞蛋放在地上,坐在爐子邊用平底鍋煎荷包蛋,一氣煎了幾十個才停下。
另取了口深底鍋燒熱倒油,用醬油,香醋,糖霜,鹽,勾芡等調汁,煮到醬汁變稠,放入煎好的荷包蛋,輕輕翻動讓它們均勻地掛上汁,交給小丫鬟看著,“一會兒我讓你挪,你再動。”
這個兩三分鐘就入味了。
劉婆子這時忙完手底下的活計,蕭善喊她過來幫忙,她把切好的蔥花調了味,取了餃子皮每三個,半疊在一起,刷了油倒上蔥花,捲起盤好,壓扁交給劉婆子,讓她小火煎成兩面金黃。
竹月在一旁看的忍不住讚道,“我從不知道飯還能這樣做,好像也不難,就是,就是……”
“就是自己想不到!”劉婆子接了一句,大夥兒聽得一笑,她又說,“難的那是你沒見過,你姎兒姐姐會的多著呢,人又大方,你且跟著後頭慢慢兒學吧,能學她一兩分本事,夠你受用一輩子了。”
“可不是,單餃子皮都快讓她做出花兒來了,姎兒頭回用餃子皮做蔥油餅,我們還覺得她胡鬧,沒想到做出來還真挺好吃,和用發麵做出來的是兩個味兒。”
“什麼千層酥,椒鹽酥,鳳梨酥……”
“人姎兒說那叫鳳梨派!”
“還有個什麼塔?”
“蛋塔。”
竹月是個機靈的,立刻拍著胸膛保證一定好好學,蕭善笑著應了,又讓守著爐子的小丫鬟,把悶荷包蛋盛出來一些另放在灶上溫著,剩下的煮老一些。
同萬婆子她們說笑,“光跟我學怎麼夠,萬媽媽擀的面,劉媽媽燒的扣肉,常嫂子那一手好湯水……”蕭善說了一圈,把各人的面子都照顧到了,這才一推竹月,促狹道,“好丫頭,還不快去挨個兒抱著腿求一求,都說白紙上好作畫,我是沒這個福氣了,就指著你掏她們的好東西了!”
又是一陣笑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