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行三的孫女,老夫人很是頭疼,她萬分想不明白怎麼會有人蠢成這樣。
明明是嫡子的女兒,身上少說也該有她一半一半的傑出血脈,她也不強求兒孫們個個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好歹不要墜了她的名聲好吧!
看著底下裝鵪鶉的三孫女,“嘶”——
真的是一點兒也沒有遺傳到她高貴優雅,博聞強識,能文能武的優秀品格啊!
“啪嗒”一聲,老夫人將茶蓋扣在桌上,再看看二兒媳婦——
她明白了!
三孫女身上來源於自己一半一半的優秀血脈,首先要抵抗她那總是自以為是,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祖父的卑劣虛榮的一部分血脈。
其次要吸收一下她那常常放浪不羈,隨心所欲,不落俗套的親爹的離經叛道的一部分血脈,中的優良部分。
然後,三孫女的生母……是誰來著?
能讓她這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愛護兒孫的老太太這般沒有印象,對方肯定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女子,不說受文化薰陶如何,品德上應當是沒有大問題的。
最後,那就剩下這個撫養三孫女的二兒媳婦了啊!
孫氏被婆婆那痛心疾首中夾雜著“哀其朽木”的眼神看的渾身都不自在,腳底下顫了顫,有些站立難安。
她倒不是害怕,自家婆婆不是別人家那種兇殘惡毒的型別,但是被人用這樣的眼神看著,是很傷臉面的呢!
無論是以前在京城的時候,還是來了太原之後,府裡上上下下都對大嫂滿口稱讚,提起自己,則是“噫籲嚱”!
呵呵,就連養在婆婆膝下的庶子娶的媳婦都比他談下人喜歡——
這麼多年下來她沒有黑化而是一直保持著善良持重的作風、已經是極為難得了好嗎!
這般想著,孫氏很快說服了自己,不自覺的挺直了腰,眼神堅定,“母親,不知您喚兒媳前來,有甚吩咐?”
老夫人匪夷所思地看著她,把孩子教導成這般模樣,竟是一點反思也沒有嗎?!
二兒媳婦這麼快就做好了心裡建設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明明剛剛進來的時候看她還忐忑心虛來著,老夫人幾乎要捶胸頓足了,這二兒媳婦該不是同那死鬼丈夫的外家有被人遺忘的親戚關係吧!
這般的心態與臉皮自己活了大半輩子了,也只是曾在死鬼丈夫的身上看到過啊!
老夫人沾了點茶水抹在額上,靈臺清明瞭許多,眼神比她更堅定,“孫氏,三娘子鬧出來的這事兒,你身為她的嫡母,就沒什麼想說的?”
不知是夜深了乏了的緣故,還是她心裡對二兒媳婦和三孫女總是生事的這種行為,已經覺得不足為奇了,心情竟是越來越平靜。
要不也別訓斥了,讓她娘倆回去吧,反正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聽的不累,她老人家都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