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官走了過去,問道:“可曾判斷什麼出來了?”
東方白答道:“如果我所料得不錯,這個應該就是懿德太子的陵墓。”
唐天順好學的勁頭又上來了,“那又是因為什麼,得出來這個結論的呢?教一教我吧!”
東方白先是念了一段歌訣:
要知男女老少墳,只有草木才知音;要知何因死的人,草木也能定分明。
少者草在東邊長,老者草在西邊生,東邊草高男家發,西邊草高女家興。
左邊草高是男墳,右邊草高葬女人,男墳長草直上生,女墳草生亂紛紛。
右頭草木斜左腳,定主裡面埋老婦,左邊草木斜右頭,白頭老翁埋裡頭。左邊草木斜左頭,少年子弟埋裡頭;右邊草木斜右頭,紅粉佳人不知秋。墳上無草枯骨頭,墳崩定葬黃腫人。
墳堆上草下無草,定是癆病和孤老,墳山前孔服毒死,地生卷皮服毒人,左邊無草男癆死,右邊無草貧女人,左右若有寄生草,定是過房抱養人。
墳邊若有藤纏樹,投河自縊懸樑死,墳後草散墳前茂,兄弟離散見分曉,墳上草色綠或青,葬的酒醉狂死人,墳上草黑夭亡死,草帶黃色老胡子,墳上草枯少年亡。
背誦完畢之後,他拿起一顆草,指著草對他們說:“你們看,此草瘦小枯黃,多生在古墓左面,右面雖然也有,但是比較青綠。加上墓上草木枯竭,我們就可以斷定,這陵墓之內葬的是一對男女,可是他們不算是真正的夫妻,因為男人幼小早死,女人不過是後來陪葬陰婚。”
頓了一下,他又接著自問自答道:“少年而死,地位又是如此崇高,在武則天的後人之中,想來也只有這個懿德太子而已。”
事實上,懿德太子陵是位於乾縣西北約3公里的乾陵鎮韓家堡村北面,是距離乾陵最近的一座陪葬墓。
因其逼近龍頭,規模弘大,與武則天的乾陵相差不多,是故張天官他們以前誤去的,原來只是懿德太子墓,並沒有到達真正的武則天乾陵。
懿德太子是誰呢?他叫李重潤,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中宗李顯嫡長子、母韋皇后,也是李顯與韋皇后所生的唯一兒子。
李顯風光之時,李重潤被立為皇太孫。後來唐中宗失位,李重潤也就被廢為庶人。
武則天大足元年,李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裡議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擅政之事,被人告發,李重潤、永泰郡主、武延基均被武則天賜死,李重潤死時年僅19歲。
李顯復位之後,追封其為“懿德太子”,將其靈柩由河南洛陽遷到陝西乾陵陪葬,就在乾陵的旁邊。
張國強問道,“那麼,真正的乾陵又在哪裡呢?”
東方白四處看了看,又望了望羅盤,然後用手一指面前一座高山,“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