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臣不敢> 第 11 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11 章 (2 / 3)

宗臨笑容消失,連忙拉她起來,嫌棄道:“你胳膊一點也不硬,看著就沒勁,和人打架容易吃虧。”

“我教你一招,你以後就扇人,站定之後腰部用力,帶著手臂甩出去,嘖嘖,那叫一個疼。”

今日蕭策安本是要給楊柳安排武師傅,但楊柳這情況,根本沒法活動,於是又只能在東宮看書。

一路上大家看楊柳的目光都帶著笑,蕭策安今日又不知怎麼回事,非要楊柳在他旁邊看書。楊柳就讓元寶拉了道竹簾,隔著竹簾聽他們講話。

何慎道:“聽說竇將軍已經將馮氏眾人押解進京,聽候有司會審。他們欺男霸女、擾亂市場的事做了不少,想來要抄家流放了。”

又有幕僚道:“可是庭州那邊的馮氏舊部還有動亂。真是沒想到,陛下統一天下時就已經勒令各家上交鐵器,他們家竟然還有這麼多精鐵製成的兵器,部曲也不在少數。”

楊柳停住筆,托腮仔細聽。

“他們在庭州經營多年,積累下的財富不可勝數。這次抄家,光是金銀珠寶就抬了一天才抬完。幸好有竇將軍帶大軍鎮守,否則還真不一定能如此順利地鎮壓馮氏。”

先前楊柳還疑惑過,既然天下大定,為何還在每個郡都駐紮一支信賴的大軍。軍隊的開支,長年累月加起來,是一筆不菲的數目。

或許陛下和太子都有意打壓地方豪族。他們父子二人在政見上倒是出奇地相似,無需言語,就為各自打好了配合。

眼見他們話題要轉走,楊柳挑簾道:“那楊亷的案子就也不對了。”

楊亷的案子早就定下了,蓋棺定論的事,已經討論過一茬,被個年歲不大的少年打斷,眾幕僚雖心有不悅,卻不至於針對他,只道:“小公子有何高見?”

楊柳便道:“高見算不得。這次撥去庭州的賑災銀,數目可觀,但對馮氏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更遑論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和楊亷貪贓這燙手山芋。”

“再說,那麼大一個家族,蠢人再多,也總有兩個聰明人。都要抄家流放了,馮氏卻至今都沒有一個人拿這件事來喊冤,依小臣看,就是為了掩護楊亷真正的同謀。”

“還有楊亷,下大牢後識時務得要命,這件事只否認了幾天,要用刑時就毫無怨言地認了,頗有幾分心甘情願被人冤枉的勁兒。”

楊柳隨蕭策安去過幾次大牢,也見過這位楊亷楊大人,當時就為他的怪異心驚,仔細想了許久才發現這人打心底裡一點也不認罪,甚至覺得自己做了好事,心裡隱隱驕傲著。

有幕僚略一沉吟,道:“小公子說得有道理,可從頭到尾都是猜測,如何讓人信服?這案子要推翻重查,風險實在是太大,一不小心就要鬧笑話。”

他說得有道理,楊柳便沒再回話,只是笑了笑。

何慎卻忽然道:“說來也有趣,臣在庭州時,曾經遇到過一支土匪,各個蒙面,當家的從不說話,都是底下人傳話。那次也是湊巧,臣聽到他們大當家講話,竟然是一口京城雅音呢!”

有人皺眉:“大人你說這些做什麼?今天要議事。”

蕭策安眸光微動,淡聲道:“本就是各抒己見。既然何慎起了頭,你們也說說看法。”

眾幕僚面面相覷,也有人作沉思狀。

事情簡單,他們想一會兒就明白了,楊柳準備退回去看書,對上蕭策安的目光,只得道:“大人們常年生活在京都,周圍人都講官話,自然習慣了。可庭州千裡之遙,與京城口音大不相似,地方口音又極拗口難學。”

“土匪一般是本地流民落草為寇,按理來說應該講庭州方言,但他們卻操著本不該有所接觸的京城話,只能說這夥土匪的頭目大機率不是庭州人。”

那又有誰,會包藏禍心地到庭州糾集流民做土匪?

何慎撚須,看楊柳的目光都帶著笑:“不錯不錯,正是如此。臣從前都在地方上摸索,北方郡落都遊歷過,深知依照本朝規章制度,這夥土匪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內成長到這個地步。除非有人為他們做掩護。”

倒是沒想到,這個半大少年,不止心胸疏闊磊落,有容人的雅量,才思也甚是敏捷。

何慎暗地裡嘆了口氣。若是沒有流落在外,十六年的光陰,也許他現在又大不相同了,必定是個驚才絕豔的人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