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馬
天下安定。
大司農稟報,去年的田賦收繳比以往都要迅捷,又是一個豐年。少府收上的鹽鐵稅也是一個驚人的數額,暴利不外如是。
這些是蕭策安講給楊柳的。
先皇在位時,朝中就有臣子建議設立常平倉,豐年米價低時購入糧米,災年米價高時賣出,或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蕭策安即位後,更是重視常平倉的維護。
安豐縣沒有常平倉,但附近有個稻米豐饒的縣設立了一座。因守衛疏忽,倉裡的陳米新米都受潮發黴,長官為此受到很重的責罰。當時在江左很出名,楊柳也聽說過,還暗暗警惕了一番。
但她現在無所事事,往後大概也不會再調任到有常平倉的郡縣,看蕭策安抿著唇,心裡也沒什麼波瀾,低頭看自己手中的信。
蕭策安忽然湊過來,楊柳淡定地摺好信,壓在自己的圓枕下。
“岳父大人的?不給朕看?”
楊柳頷首。
“你倒是不瞞著,”他幽幽黑眸一直盯著楊柳,“就沒什麼要問朕的?”
楊柳被他看得不自在,“您有煩心事?”
蕭策安笑笑,來蹭楊柳臉頰,趕在楊柳發作前離開,“已經連著四個豐年了。”
楊柳知道他的擔憂。所謂“三年耕,有一年之蓄”,百姓三年勤懇勞作,約莫可積累下一年的口糧,來抵禦突如其來的災害。但天下不會按著三年豐年一年災年的固定模式來演變,連著的豐年亦很難得。天災只會出其不意。
豐年連連,近些年出名些的災害,也就是數年前的庭州雪患和蝗災,但其實並不算太嚴重。他大概是擔憂會一下子有更大的災禍,於是格外重視常平倉。
楊柳想了想,道:“如今田賦十五稅一,已經比前面數百年都低得多,百姓家中應該有些餘糧,您再經營好常平倉,興許不會出大亂子的。”
他們雖然以武力得天下,但自從統一天下後就休養生息。若非江左和突厥迫在眉睫,國庫吃緊,也不會早早將鹽鐵收到朝廷手裡。
蕭策安不滿,離她近了些。
楊柳便擋開他,繼續道:“若是擔憂,不妨再儲備些四時播種的種子,屆時鬧災了,在救濟糧後面發下去。百姓有種子,就有了盼頭,樂意安於土地。百姓定居,流民減少,奸邪就少,可以治亂於未亂。”
“還有土地,要規定好受災時百姓被買去的土地能贖回、怎樣贖回,以防止受災時被富戶或臨近郡縣大量買去的土地一直待在他們手裡,避免造就下一個豪族。”
“也不能純靠救濟,還要給百姓找點事情做,不然容易滋生懶惰,耽誤生産。至於什麼事,您手下自然有人知道。”
這麼一番話,果然堵住了蕭策安來親她的念頭。楊柳瞧了一眼,繼續做自己的事。
蕭策安卻又湊過來。
楊柳要絕倒了,深吸一口氣:“大災過後多半會有大疫,災害開始不久就要派醫官去探查,以免釀成大禍。”
反正她不樂意和蕭策安接觸的時候,就順著他的話頭扯,他總會半途而止,簡直屢試不爽。
蕭策安倚在床頭,幽深眸光落在楊柳面上,就這麼定定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