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最後結局> 第一章:空洞暗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空洞暗域 (3 / 4)

所以反物質反應堆的功率受限於其大小,越是縮小化的反物質反應堆,其單位時間和單位體積下的能量輸出功率越大,但是也有極限,所以這反物質反應堆也就是用到中級宇宙文明中下層為止,到了中級宇宙文明高階階段時,反物質反應堆就無法負荷其巨大的能量消耗了。

這也是人類科學家們現在最主要的攻關目標。

能量,能量,還是能量!

獲取與使用能量的標準,決定了該文明的等級層次,越是高階的宇宙文明,其獲得的能量來源越是龐大,甚至近乎無盡。

而這零點真空能就有點這個意思了。

整個物質宇宙的虛無空間中,其實一直都有著人類無法想象的磅礴能量存在,在極微的空間尺度上,每時每刻都有著一對正負離子瞬間出現,然後在極短時間內彼此湮滅,所以總能量總體保持不變。

對於零點真空能的猜想早在地球時代就已經有了,但這是理論物理學上面的猜想,而且是最前沿的那種連理論都不具備的猜想。

科學一直進步到了四級宇宙文明,透過了空間科技,將區域性地區的時空曲率拉伸到最大時,人類科學家第一次真切的觀察到了虛粒子的誕生與湮滅,時間短暫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種在極微觀宇宙能量海上發生的奇蹟,還是震撼了每一名看到的科學家。

但是以四級宇宙文明的科技依然無法實現提取這種近乎無盡的能量。

因為這裡面有一個致命的悖論。

那就是這種在極微觀空間中發生的能量誕生與湮滅是動態平衡的,是一種宇宙間的基礎守恆,想要提取出其中的能量,所要消耗的能量從理論上來說是同等的,但實際操縱上因為工藝技術等問題,反倒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夠提取。

這實際上就和最初的反物質一樣,提取的反物質湮滅出來的能量,還沒有製取反物質時所消耗的能量多。

所以關於零點真空能的技術開發一直非常不順利,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也只是從理論上得出了讓惰性物質粒子取代虛粒子,從而達到類零點真空能開發這麼一個想法。

這一點想法還是從霍金輻射上得到的靈感。

黑洞是會不斷蒸發的。

從理論上來說,黑洞是會吸收一切物質能量,是宇宙中最為極端的天體,連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吸引,從這一點上來說,早期曾有科學家預測在宇宙的末期,整個宇宙只會剩下黑洞,甚至是會形成一個集合了全宇宙物質的超級黑洞,然後最終這個黑洞會再次產生大爆炸,進而使宇宙週而復始。

這種對於黑洞的假設一直到一個名為霍金的科學家提出了霍金輻射這麼一個概念,從而證明了宇宙之中連黑洞都會蒸發消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恆。

當虛空之中產生一對虛粒子時,若是這一對虛粒子剛好出現在黑洞的視界邊緣,其中一顆虛粒子被吸入到了黑洞之中,那麼另一顆虛粒子無法與相對虛粒子湮滅,就會化為實粒子逃逸,從而獲得質量,而虛粒子則會跌落到黑洞之中,這部分虛粒子帶著負質量,從而導致黑洞質量會隨著時間不停蒸發。

而要提取零點真空能,就必須要解決掉虛粒子轉化為實粒子的質量缺失問題。

簡單些說,科學家們發現,真正的零點真空能並非是類似永動機一樣的能量來源,這種能量也需要消耗物質來獲取能量,只不過與反物質相比,任何物質都可以化為能量,而不是隻能夠以反物質來達成質能轉換,這一點類似於普通聚變反應和重聚變反應,但是這可比反物質反應要便捷了無數倍,而且所能夠提取的能量功率立刻提高百倍千倍都不止,因為再不需要侷限於反物質這一點了,只要技術達標,任何物質,那怕是廢鐵都可以化為浩瀚能量!

只是可惜四級宇宙文明的科技還遠遠無法達到這一點。

“……這就是五級宇宙文明的敲門磚啊!”有科學家滿臉狂熱的高呼著。

這時唐哲安也混在科學家群體重,也只有這時才會讓人想起來,他其實也是一名科學家,雖然是數學側的科學家。

“可是從數學公式上來說,要達到零點真空能的提取界限,必須要有超高階別的質量才可以做到,這麼小小一臺,像是汽車引擎大小,這已經超過之前透過施瓦氏半徑計算出來的最小工程質量界限了吧?而且超過了至少數百萬倍大小。”唐哲安也順在科學家群體裡說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