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等她下班
◎“你是邊程的朋友。”◎
“快快快,連宇。”
8點35分,居民樓。
老舊小區沒有電梯,呼救的患者住在六樓,姜滿一手提著急救箱,一手扛著心電監護儀,根本不敢放慢腳步。心跳的速度已經接近極限,心髒像要越出喉嚨一樣,在胸腔劇烈收縮,她張著嘴大口呼吸,冷風灌進喉腔,刺激得原本就有些幹涸的喉嚨一陣瘙癢。
房門大敞著,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奶奶橫倒在地,右手揪擰著前胸,眉頭緊鎖,面目猙獰,口唇是明顯的暗紫色。
“我先做個心電圖。”
話音才落下,姜滿甚至來不及夾上夾子,老奶奶的情況急劇下降,她張著嘴發出又深又長的嘆氣樣呼吸。
嘆氣樣呼吸是無效呼吸,通常是瀕死徵兆,是判斷心跳驟停的重要指徵之一。
當機立斷,扔下夾子,姜滿跪地,雙手交握,掌根緊貼胸骨,雙臂與地面垂直,帶動身體的重量用力下壓。
定位準確,深度達標,速度合理,回彈充分,胸外按壓的要素齊全。
大約五十分鐘前,姜滿手機app上接到了新任務,75歲老人疑似心梗。
等待下班的姜滿立刻踏上了救護車,救護車在老舊小區的羊腸小道內穿梭,終於抵達單元樓,這才發現比羊腸小道更為致命的是——沒有電梯。
六樓,爬上去至少四分鐘,心梗患者的每分每秒都不容浪費。
姜滿機械重複動作,大腦運轉卻並不輕松。從接到任務到現在,大約有一個小時,患者急需院內專業裝置、專業人員的救治。可沒有電梯,意味著患者至少面臨著四分鐘的無法搶救期。
四分鐘,聽上去不多。可對於一個急救患者,尤其是心梗患者,四分鐘意味著最佳搶救期,每延遲一分鐘,患者的生存率就會下降百分之十。
她不能停止胸外按壓,但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運到搶救車上。
除非患者現在恢複規律的心跳。
可事與願違,心電儀器螢幕上綠色的波形喪失規則,變得大小不等,形態不一。
只一眼,姜滿就看出了,“室顫了,快除顫。”
“放電。”
放電結束後,姜滿抓取到短暫的有效的心跳曲線,患者大機率是高側壁心梗,兩個有效曲線之後,心跳再次混亂。
“放電。”
第二次除顫。
“回來了,回來了。”
“舒姐,開放靜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