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徽州黃山一帶,又稱為徽茶。由於新制的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所以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據說貢品黃山毛峰,會在每年清明穀雨時期,選摘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之後,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所以有黃金片的美稱。
這種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最重要的是茶湯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自然是茶中名品。
當然,朱羅經沖泡的黃山毛峰,肯定不可能是貢品,而是最普通的等級。但是再普通的茶葉,只要滋味出來了,也能夠消暑解渴,讓方元感到十分滿意。
泡了茶,朱羅經也坐了下來,探問道:“小兄弟,怎麼稱呼?”
“方,方圓的方,單一名元字,元帥的元。”
此時,屋外有樹蔭遮擋,廳堂氣息十分清涼,又喝著滋味不錯的茶水,方元感覺到一陣悠然愜意,心中的火氣也慢慢地斂去了,心平氣和,有問必答。
“好名字。”朱羅經讚許起來:“沒有想到你年紀輕輕的,居然也對羅經之術有研究。”
“略懂,略懂。”方元笑道:“偶爾讀了幾本書,知道一些理論罷了。”
“不錯了。”朱羅經嘆道:“十里八村,也有一些羅經師,但是我和他們聊天,他們壓根不知道什麼叫做引水補基。唉,連你都不如,半吊子的水平,就敢替人擇吉卜兇。羅經師的名聲,就是被他們給敗壞了。”
“咳……”方元安慰道:“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各行各業。都是差不多的情況,魚龍混雜啊。”
“我知道,但是不甘心啊。”朱羅經忍不住訴苦道:“剛才你也看到了,他們寧願舉行浩大的求雨活動。也不相信我的話。”
“真是在求雨呀?”方元錯愕道:“我還以為在宣揚風俗文化呢。”
“什麼風俗,那是在白費力氣。”朱羅經悻悻道:“他們有這閒工夫,不如跟我上山挖地,搜尋泉眼……”
“泉眼?”方元一怔:“什麼泉眼?”
“一個能夠灌溉四方,形成河流的泉眼。”朱羅經表情一正,認真道:“據我研究,在我們村子後頭的山上,肯定有一個大泉眼。只要找到泉眼挖開,肯定能夠解決村子的旱情。”
方元一聽,臉上自然露出幾分懷疑之色。
“不相信?”朱羅經急忙道:“我有證據的。”
“什麼證據?”方元有些好奇。
“你等著。我馬上去拿。”朱羅經興沖沖而去,不久之後就捧著幾本裝線書回來。可能是憋得很久了,難得有人聆聽他的看法,他也很想傾訴一番。
“你看看,這是我收集的資料。”
這個時候。朱羅經翻開一本書冊,示意道:“建村,就是我們村子,山環水繞之地也;兩山對峙,澗水環匝村境;獅象把門,園林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