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大惡人> 第三百六十三章:劉淵的決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三章:劉淵的決定 (3 / 3)

這事不能急。

荊州使者無奈啊,任憑他怎麼哀求,劉淵搜只擺擺手,讓他滾。

……

沒人打擾之後,劉淵喊來他的一眾文武,一夥人埋頭商量,到底幫哪邊。

武將這邊,主張答應荊州,出兵對抗鄭寶。

理由是唇亡齒寒,荊州被打掉之後,鄭寶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益州,與其等著被欺負,不如殺出去拼一把。

當劉淵問武將集團有沒有信心幹贏揚州兵的時候,武將們表示會竭盡全力,意思就是打不打得過還不知道,大體上是幹不過的,但是他們願意試一試。

打不了打輸了,縮回來守著就是。

益州天險關隘在手,立於不敗之地。

文官們則考慮的比較多,一來荊州已經被打得半殘,他們不能確認出兵後,能不能扳回局面,如果能扳回局面,確實值得拼一拼,但如果荊州太菜,無可救藥得話,出兵就是惹禍上身。

還不如好好縮著,固守一畝三分地。

文官舉棋不定,武將想著打一仗證明自己,前廳吵鬧不堪,劉淵看著手下得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一時間不好下決定。

他自己是偏向於出兵的,因為入川之路險峻,出去打一仗,即便輸了也無傷大雅。

不過漢中張魯這個釘子得拔掉。

當初他派張魯去漢中,那是帶著任務的,沒想到張魯居然自立了,這事兒是他的心病。

如果不是荊州、揚州都來使者,他倒是願意讓張魯繼續盤踞在漢中替他擋著敵人,如果他選擇出兵,那麼漢中一定得拿回來,張魯也得除掉。

商議一天,武將不能說服文臣,文臣們自己舉棋不定,只能把出兵與否的優缺點全部分析出來,讓劉淵這個老大來抉擇。

選擇出兵,站在荊州這邊。

好處是能借荊州之手出去張魯,收回漢中的同時得到荊州的上庸,今後益州想出來,只要在漢中屯兵就行,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壞處是跟鄭寶正面對上,不是一朝一夕能決定勝敗的,很可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選擇不出兵,站在鄭寶這邊。

好處是,獲得朝廷的好意,一些名義上的封賞不會少,漢中也會在荊州陷落後,回到他劉淵手中,他多了一個屯兵的地方。壞處是荊州沒了,他的益州將直面揚州兵鋒,因為鄭寶的強勢以及揚州兵的威勢,會使他失去戰爭主動權。

所以劉淵也很糾結,因為這個決定直接影響了今後益州的戰略部署和規劃,馬虎不得。

這會兒,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等著他做出最終決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