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
“今天來的這麼早?”二狗子問道。
“怕來晚了,買不上!”
二狗子道:“我家東家已經知道你的事情了,願意幫你出25文錢!”
聽完這話,姑娘感動不已,道:“真有這樣的好事?”
二狗子道:“囉嗦!你買還是不買?”
姑娘數定了七十五文錢放在桌子上,道:“自然是要買!”
排在姑娘後面的顧客紛紛用羨慕的目光看著遠去的姑娘,道:“真是走運,居然能得到梅老闆的關照!”
“你們有沒有見過那個梅老闆?”
“就是梅家的那個?”
“倒是聽過,只是卻不知道為何這幾年發達的如此之快呀!”
“真是走運!”
“若是我掌握了製作火柴的技術,也一定能過的風風光光的!”
這姑娘買了一盒火柴之後,到了前面一個小巷口便被兩個官差帶走了。
下達逮捕命令的是知縣王用及,說知縣是一個縣最大的官,沒有問題。但縣令則不一定。因為縣令屬於職事官,而北宋在元豐改制之前,職事官往往只作為階官,並不負責實際職務,比如說,刑部尚書是職事官,但他並不是刑部的長官,不負責刑部的政務,只表示他享受刑部尚書的待遇。實際管刑部的長官,是叫做“判刑部”的差遣。縣令有時候也是這樣:某某官員只是掛著某縣令之名,表示他享有縣令的待遇,而其實際的工作,可能跟某縣毫無關係。
雖說宋朝的官制及其複雜,但是作為一個縣的最高長官,對一個縣所發生的事情還是有督察的權利的。
畢竟是瘦弱女子,很快這女子便交待了自己與梅笑寒之間的莫須有的關係,並憑空捏造了一些罪名。
許多人被牽扯進來,“火柴售賣”的相關人員都被牽連進去,王用及在其任上多年並未有任何的業績,正愁著無所業績的他,發現了售賣“妖貨”的商家,對他來說,如此天賜良機,他又豈能白白放過。
一列衙役整裝待發,準備逮捕梅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