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鼎餘煙> 第二百六十八章 紀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八章 紀郢 (1 / 2)

想要後日出發,最終把各項事務處置完畢,還是足足花了五天。

待到雷遠啟程往江陵去,已經是十二月的中旬了。

與他同行的,除了李貞等扈從,還有郭竟、王延等新任的校尉,他們和雷遠一樣,都須得拜見玄德公,以感謝提拔。而王延最終還是沒有交待自己續絃再娶的安排,眾人也不好意思多問,怕把這位老將惹急了。

因為不是戰時,所以一行人由夷道至樂鄉,再到公安,在油江口登船渡江。

近年來,冬季盛寒甚於前代。在這時候趕路,很是辛苦。沿途都冷冽之風自北呼嘯而來,晝夜不息。即使陽光照射在身上,卻感覺不到什麼暖意。靠近江畔的潮溼空氣中,更有一種穿透骨頭的寒涼,使得雷遠的手臂再度感到不適。他往身上加了一件皮裘,頭上也戴了頂皮製的風帽,這才略微舒服些。

沿途經過甘寧所佈設的江畔營地,營地周圍的樹林已經掉光了樹葉,透過稀疏樹杈,可以看到廢棄的營盤,一些燒焦的營帳和木製建築都坍塌在地,表面結了霜,看上去一片白亮。

雷遠在這裡稍許盤桓,主要是帶著校尉們和最新被調入扈從隊伍的有功將士們實地覆盤當日的戰況,總結經驗教訓。

現在想來,在公安城周邊的連續作戰,無非是自己區域性的優勢和主動,向著敵人區域性的劣勢和被動,一戰而勝,再及其餘,各個擊破。透過疊加區域性的優勢,來爭取全域性的優勢。

但這個過程中,也有諸多僥倖的地方。

比如呂蒙奇襲公安城的動作,完全是因為雷遠催促快速行軍,才能在公安城下攔截,否則還真不知諸葛亮會如何應付。

比如樂鄉的斥候發現甘寧所部行蹤以後,被呂蒙的大營所阻,幾乎未能及時將資訊傳遞到雷遠手中,最終雷遠得到這個訊息,只不過提前了一天。

又比如,就在這個戰場,當甘寧糾合本部預備發起反擊的時候,其實雷遠身邊已經沒有可靠的生力軍。考慮到甘寧是江東首屈一指的鬥將,若非霍峻和淩統來得及時,此戰保不定就橫生波折。

從這些地方,便可以總結提煉出為將者必須堅持的基礎原則,進而在以後必將到來的、更猛烈的戰爭中發揮作用。

外人看來,只覺得雷遠將軍真是英勇善戰,以一己之軍牽動孫劉兩家對抗的大局。可雷遠本人清楚,自己仍然是個普通人,在軍事上還有許多淺薄無知的地方,如果僅僅因為一次兩次的勝利就自以為是,必定會遭遇現實給予的慘痛反噬,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

他又深知,一次戰役的勝利,絕非為將帥者拍腦袋的結果,而是整支軍隊,自下而上所有人的付出。

前世他曾聽說過,西方有戰無不勝的雄主,只因為馬伕缺少一顆釘子,造成連鎖反應,導致戰役失敗,最終王國傾覆。故事的真假不論,其蘊含的道理,不可不加以注意。

所以雷遠越來越重視對基層將士的培訓,他希望每一名士卒都能在戰鬥中成長,成為軍隊裡更加紮實可靠的骨幹;也希望每一名將校都能漸漸獨當一面,在規模更大、更慘烈的戰爭中成為中流砥柱。

最終這場覆盤延續了兩個多時辰,討論的範圍從情報、後勤到戰場機動,從預備隊的適用原則到步騎協同突擊的隊形,無所不包。

李貞全程持筆,將討論的過程、結果記錄下來。

雷遠對他說:“日後須得形成定例,每次作戰,都要形成書面記錄,總結經驗、教訓,並且發放到至少都伯、屯長一級,要求他們學習。”

李貞連聲應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