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鼎餘煙> 第七百二十二章 司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二十二章 司金 (1 / 2)

鬱林郡是遲早要控制在手裡的,但區景、夷廖、錢博三人畢竟沒有與雷遠撕破臉,也早都得到了漢中王所任命的中郎將職位,所以暫時不急,還有溝通的餘地。

交州這地方,天高皇帝遠,各種各樣的邑豪、鄉豪、洞主、宗帥多如牛毛,如果能夠妥善地對待區景等人,便可以影響周邊的廣大區域,甚至可以以之為模板,作為對交趾、九真、日南等郡的宣傳。

而雷遠的當務之急,始終還是站穩腳跟,擴充自身力量。到了一定的程度,任憑這些地方上的鬼魅魍魎作何想法,自家一路平推過去,一力降十會便是。

雷遠想了想,又問:“鐵官呢?馮樂、徐說他們,都看過當地的鐵場、鐵山了麼?”

前漢執行鹽鐵專賣的制度,武帝時在廣設鹽鐵官,統一歸口在朝廷大司農的下屬。其中鐵官負責管理鐵料開採和鐵器產出,作為朝廷的重要財源。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鹽鐵之禁漸漸鬆弛。光武中興後,鹽鐵官轉入各地郡國直管,而且也不再直接負責採礦出鐵,而轉為以收稅為本業。

雷遠在宜都時,鼓勵私營的冶鐵作坊,所以荊州大族多有在宜都開設鐵場,牟取鉅額利潤的。

然則,去年初荊州各地就聽到風聲說,漢中王決心重拾鹽鐵官營的制度。後來益州又傳來訊息,司鹽中郎將王連和司金中郎將張裔與益州豪族激烈的爭鬥,有好幾家地方豪族因此遭破家滅門的。

待到益州鹽鐵整頓完畢,自然就會輪到荊州和交州。

此前,荊州士族們與雷遠談過幾次,也與關羽有過溝通。

關羽作為荊州方面大將,自然不是孤家寡人。他也有親族、部曲和日漸龐大的依附百姓,也有宗族附屬的產業,其中少不了鐵場、石炭場之類。

雖說以關羽和雷遠的身份,不可能對抗漢中王的大政,但在一定範圍內的保證自家的利益,還是可以做到。所以年初時關羽、雷遠與諸葛亮在江陵會談數日,其中便提到此事。

最終三人確定的口徑是,荊州、交州兩地大軍駐紮,戰事頻仍,軍械供給不可能完全仰賴在益州遙控的鐵場。所以,兩地都會在將軍府下設司金校尉。由司金校尉直接掌控一部分的鐵場和石炭場,並且具有與私營鐵場合作的自主許可權。

在雷遠的左將軍府下屬,便由馮樂、徐說兩人分別擔任左右司金校尉。

此前雷遠去往巴西宕渠的時候,以武力迫使地方豪族交出子侄為帳下吏,馮樂便是帳下吏的首席。宕渠馮氏乃巴西大族,祖上出過諸多二千石乃至司隸校尉的。馮氏本代的族長馮賀體弱,故而家中事務多賴長子馮樂主持。

馮樂在跟從雷遠以後,頗顯庶務才能,做事情也很紮實,故而逐步升遷,在宜都郡督郵郭輔自盡以後,馮樂和他益州籍貫的同伴負責管理宜都郡範圍內的鐵場,到現在正式成為六百石的左司金校尉,也算獨擋一面了。

而徐說則是雷遠的老部下,他是廬江舒縣人,族兄徐簡是廬江雷氏的匠戶首領。他自己曾為雷澄下屬的什長,作戰有功。廬江雷氏往荊州落腳前後,徐說在興建營造方面立下大功,雷遠後來論功行賞,定了他的一等功。

就在雷遠專門為他頒賞的這一天,徐說在野外踏勘,結果被荊蠻捕捉,雷遠立即帶人進山解救,這才遇見了自稱五溪蠻王的沙摩柯。

後來徐說主要負責廬江雷氏部曲的軍械。相比與馮樂,徐說在組織管理上的才能遠遠不如,出身也實在低微了一些。

但徐說對採礦、冶鐵乃至軍械製造方面頗具天賦。雷遠從益州返回的時候,帶了玄德公賜予的鉅額財物,他將其中相當部分劃撥給徐說,要求他擴大工匠隊伍,提升武器甲冑的產量和質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