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南漢混日子> 第四十章 審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 審時 (2 / 2)

後世歷史說劉倀,也就是這個齊王繼興,在最後做了十多年皇帝。即使在嶺南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也被趙匡胤記掛和征服的原因,就是因為嶺南有著巨大的財富,趙匡胤明顯缺錢花。

不然後來中原連吳越國都不打,連大理國都一畫而分的趙匡胤,哪裡會看上五嶺以南,嶺南這個窮鄉僻壤,甚至屬於化外之地的地方。

據說宋軍攻佔興王府之後,領軍大將潘美封鎖南漢國皇城,最後光運到汴京的財富,就足足有十多船。這還不說被內宦樂範,在海上拐走那些船隻裝的財物。

可想而知,當時的南漢劉家皇朝,究竟是多富有。怎麼到了自己這裡,堂堂朝廷就窮成這樣,看來真的需要審時!

“以長史的想法,本王此時,當如何?”對著李抑,此時吉星一臉的謙虛,一副受教的樣子。

“大漢朝友邦,西連大理國、中遠襄蜀中、東依泉漳,外通浩浩南海,國中風調雨順、物資豐富,國庫珠寶不計其數,只是皇上憐惜百姓,不想多造殺戮,所以至今未圖北進。”李抑緩緩說著,似乎有些偏題,甚至首先一通馬屁,聽的吉星眉頭皺起。

不過吉星沒有打擾,明白李抑不會平白無端,此時對著自己無的放矢。

“如果想和周邊,繼續保持友好,肯定是大力支援發展,周邊接壤十餘州的經濟,以及在大漢境內商貿往來。那些領土爭端,只要是有心之人,一定會極力剋制小摩擦,避免分心二用!”

似乎聽的有些發懵,但是李抑接著說:“當然,如果依著皇上的性格,歷來國無小事,希望殿下在齊昌府,要多多用心,真正發展民生才成!”

雖然這番說法讓人頭暈,但是吉星也知道有些道理,畢竟嶺南有五嶺天險,北方的勢力想南下,當真是難之又難!但是自己要想發展,沒有本地人支援,顯然是很難的事情。

畢竟大漢立國之初,本僅只為兩鎮節度之地。大漢高祖皇帝劉龑,憑父兄留下的基業,首先建立大越國。不到一年間的時間,就憑藉一班老臣,平復統一嶺南之地,自此雄心勃勃。

加上最後更乘中原大亂,無暇南顧和征伐,大膽改國號稱大漢,自此也偏據嶺南一地自保!由於地理原因,嶺南原本無以大的發展。但是這是事實,其實也算是漢國的優勢!

而劉晟之所以讓李抑跟隨齊王,因為這李抑出身極為不凡。當時李抑的父親李殷衡,身為中原名門之後,原來任職前大唐補闕。祖父李德裕為牛李黨爭之首,被遠貶嶺南南海而亡,李家算是嶺南遷徙來的人。

作為後人自然遭人排擠打壓,李殷衡後便也遠赴嶺南。時任靜海、清海兩鎮節度使劉隱,正想在南方蓄勢發展,得到李殷衡自然厚待。這個劉隱即大漢襄皇帝,高祖皇帝劉龑的嫡親哥哥。

劉隱逝世後繼任的劉龑,自認頗具雄才大略,在父兄根基上大力發展。不久乘中原大亂,割據創立大漢皇朝。

李抑之父李殷衡,作為漢國開國文臣之一,順利做了大漢禮部侍郎。而且終高祖一朝,皇帝沒有設立六部尚書,李殷衡也以侍郎銜領同平章事,相當於任宰相一職二十餘年。

而如今皇帝讓李抑改隨齊王繼興,雖然此前皇帝說了什麼,但是門下省職權有多大,誰都清楚最終還是皇帝說了算!

李抑也知道皇帝劉晟身邊,這幾年可用可以信任的人,其實一直都很少。他一直也想拉攏一些,當年近臣來輔佐,但是因他猜忌和疑心,很多真正有能力的近臣都遠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