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織田信雄(德川家康)誤聽讒言,掀起叛亂,致使濃尾勢之地陷入戰火,臣罪該萬死,請主公大人懲罰。”
倆人的投降協議早就在之前就已經定下,如今只不過是走一個過場,這個過場主要就是徹底定義倆人“叛亂分子”的身份。
“三介也是右府殿下的子嗣了,如今織田家正需要你這樣的一門眾支撐,怎麼如此不知輕重,做出這種損害織田家的利益的事情呢?”濃姬在上對織田信雄責罵道。
“是,母親大人責罵的對,兒臣誤信讒言,致使家內刀兵相向,百姓流離失所,臣又罪,請母親大人責罰。”
“織田侍從信雄,織田家一門眾筆頭,原領尾張清州90萬石,策劃謀逆罪無可赦,判處改易奪爵處分,當念及其舊功,又是右府公的子嗣,改判伊勢霧山城15萬石,責令蟄居反省。”丹羽長秀見倆人母子情流程走完,適時的宣佈對織田信雄的處罰。
這個處罰條件雙方早已知曉,織田信雄明白目前這個結果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此選擇接受“臣謝主公恩德。”
本來對織田信雄的處罰到此就宣告結束,儘管領地進行了大幅消減,但是對於他一門眾筆頭和官職爵位沒有進行任何的剝奪,織田信雄在織田家內的影響力依然巨大。
誰知濃姬在此時開口道“霧山城窮鄉僻壤,且本來是北畠家的居城,如今三介已經不是北畠家主,是不是另選一地作為他的居城呢?”
秀吉之所以選擇霧山城,正是因為此地地處深山,方便他監視織田信雄,況且出發上寫的非常清楚,就是要他蟄居反省,誰知濃姬開口,認為霧山城不好,要選一處交通便利的地方作為織田信雄的居城。
濃姬作為織田信長的正室妻子,雖然一直沒有參與織田家內的事物處理,但是其擁有的政治聲望是非凡的,她提出的意見,羽柴秀吉必須進行考慮。
但是眼下沒有地圖在手,想要臨時尋找一塊地方安置織田信雄,同時又能夠達到監視他的地步確實有些困難。
就在秀吉有些尷尬的僵持的時候,秀家在一旁開口說道“織田侍從曾經受命進攻伊賀,不若將伊賀上野城賜予侍從殿下,另外再從伊勢補足15萬石,伊賀毗鄰近江八幡山城,正好可以讓織田侍從與三法師叔侄多親近一些。”
在場的眾人都不知道羽柴秀吉有改封織田三法師的打算,就連濃姬都對這個安排甚是滿意,織田信雄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當即高呼天恩浩蕩。
而對於秀吉來說,伊賀地處深山之中,周圍都是自己譜代大名,等到織田三法師轉封美濃之後,伊賀就成了信雄的監牢,於是應承下來。
織田信雄之後就是德川家康的處置了,處置的內容就如協議上寫的一般,不過一些僭越的條款沒有書寫上去,德川家康在此刻名義上是向織田家投降。
倆人投降之後,就輪到了萬眾期待的功臣封賞環節。
當然在賞賜之前,秀吉作為總大將,要對此戰做一個定性,對眾人的功勞進行一番評判。
前面那些假大空的官話我們暫且不提,秀吉居然公然在堂上宣稱“某些大名不聽指揮,致使喪師辱國,局勢差點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雖然沒有特別點名,但是眾人都知道說的正是池田恆興,由於戰後的安置封賞還沒有宣佈,池田家依然以60萬石的領地,加上其織田家家老的身份位居秀家之後第五位。
秀家扭頭向他望去,看到邊上的池田輝政將頭伏倒在地,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但是從他握拳的手上,秀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的不甘。
而在秀吉說完之後,丹羽長秀重新接過主持權,對著此前已經通報過的賞賜名單進行宣佈,這份名單的排序正是按照轉封后石高的順序進行排序。
第一位的自然是作為總大將的秀吉,他在戰後重新獲得了尾張國35萬石、伊勢國30萬石的賞賜;同時奉還近江30萬石的領地。目前在名義上他擁有播磨、攝津、丹波、但馬、山城、和泉、河內、大和、近江江北、尾張、伊勢等國總石高達到278.7萬石的龐大領地。
排名第二的乃是德川家康,織田家正是確立了對他的宗主身份,並給與了他遠江、駿河、信濃、甲斐合計104萬石的領地安堵,並直接提拔為譜代眾筆頭。
第三位的自然是我們的秀家了,雖然秀長此前曾經和我們透過氣,說會暫時按下封賞等到各自討伐結束之後再行賞賜。
但是後來秀吉將賞賜狀遞交上去之後,得到了丹羽長秀和濃姬的拒絕,他們以秀長與秀家有大功不賞,其他人如何能賞賜為由一定要加上這倆人的名字。
其中的目的或許是想要拉攏倆人鉗置秀吉,因此在上次的感狀上特意重申了倆人是以織田家家臣的身份接受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