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醒大致掃了幾眼微博評論區後,又點進了私信。
有不少找她約畫稿的私信,品牌產品插畫類、影視劇、遊戲美宣圖等,不計其數。
她不打算接的單,都禮貌拒絕掉了。
地方文旅、博物館文創類的約稿,她斟酌著加了幾個聯絡方式。
快到考試周了,近期她不能經常出差,一些急單她是不接的。
除了約畫稿的私信,還有很多粉絲的私信,有些粉絲只是跟她簡單打個招呼,還有些粉絲把她當樹洞了,跟她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煩惱和小趣事。
私信太多了,甦醒不可能全部看完、一一回復,就篩選著看了一些,回覆了一些。
其中有個馬上要高考的粉絲,給她發了很長的私信。
甦醒認真看了這位d叫“粉筆灰落滿睫毛的夏天”的私信。
她在私信裡表示關注“醒了”很久了,很喜歡“醒了”的畫,她知道喜歡的畫手在京大學文物修復,很佩服畫手敢選擇那麼冷門的專業。
她講了她近期的迷茫,講了她對高考的恐懼和期盼,講了她對地質學的熱愛,講她想要考華國地質大學,遭受了家人的反對。
最後經過她的抗爭,父母妥協了,可越是臨近高考,她卻越發不自信了,不知道自己最終能考多少分,能否考上夢想的大學。
如果考不上怎麼辦?她是要復讀還是另選學校呢?
甦醒想了想,回覆了對方:
你好,親愛的“粉筆灰落滿睫毛的夏天”:
透過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位同我當年一樣固執又勇敢的姑娘,正帶著滿襟星光向理想衝鋒。
你說對高考既恐懼又期盼,這太正常了,我至今記得高考前那晚,心跳聲彷彿震得檯燈都在晃。
但後來我明白,高考就像修復文物時面對的第一道鏽層,看似厚重可怕,實則每一刀下去,都離真相更近一步。
你刷過的每道題、熬過的每個夜,都在默默擦亮你與理想之間的距離。
關於地質學,我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你滾燙的熱愛。
我時常看著文物上的斑駁,想象著它們千年前的故事,你對著岩層剖面圖,一定也會看見億萬年間地球脈搏的跳動吧?
華國地質大學的實驗室裡,或許正有一方等待你親手揭開的“地質密碼”。
家人從反對到妥協的過程,不正是你用堅持鑿開的希望裂縫嗎?這份韌性,比任何分數都珍貴。
至於考不上怎麼辦——
我想給你講個故事,前段時間,我們小組作業要修復過一件破碎的陶俑,它的頭部缺失了一小塊,大家都覺得只能拼出殘件,但我和小組的另一個同學堅持在庫房角落翻找一個月,最終在積灰的木箱底找到了匹配的碎片。
高考也是如此,或許你以為的“失敗”,只是暫時沒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塊拼圖。即便結果未如預期,復讀或是另選學校,都不過是換條路去觸控星辰,你的人生更不會被一場考試定義。
最後幾天,別再追問“能考多少分”了,試著把每一次模擬當成和知識的最後告別,合上筆蓋的瞬間,你已是戰勝千萬道題目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