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 阿凡提長春真人 東西智者齊勸誡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阿凡提長春真人 東西智者齊勸誡2 (1 / 2)

第二天,阿凡提跟著成吉思汗等人去打獵,阿凡提騎的是毛驢,走得很慢,如果在後面的話,就會被大家甩得很遠,成吉思汗出於尊重,讓這位老人,走在大家的前面。

走到前面的阿凡提,立即掉過身子來,用背對著驢的頭部,開始倒騎毛驢,成吉思汗哈哈大笑:“阿凡提,你倒騎毛驢,這又有什麼說法啊?”

“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才好,大汗讓我走前面,那是對我的尊重,如果我順騎毛騎,將背對著大汗,那就是對大汗和各位將軍不尊重。我只有倒騎毛驢,與大家面對面,才是尊重後面的人啊!”

後面的一群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非常欣賞阿凡提的機智和幽默。

阿凡提倒騎毛驢的故事,傳出來以後,後來演變成了很多版本。

打這以後,成吉思汗、耶律楚材和各位將軍,都喜歡上了這個風趣的老頭子。

成吉思汗善於結交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才,從漢人的兵書上學習兵法,又從漢人、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等工匠身上,借鑑並使用了火箭、噴油筒、拋石器等工藝技術,從而使蒙古大軍如虎添翼,這是他的過人之處。

卻說一二一九年,劉仲祿帶著成吉思汗的詔書,在山東的昊天觀,終於見到了長春真人。長春真人見蒙古大軍野蠻兇殘,所到之處變成了一片焦土,也想趁機進行勸誡,就同意應詔前去相見。

一二二零年,長春真人帶著十八名弟子,以七十二歲高齡開始長途跋涉,臨行前寫了一首詩,來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

十年兵火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

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

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

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

當他路過蒙古國的都城哈拉和林時,孛兒貼和察合公主為了表示對這位漢人智者的尊重,都送了很多食物和日用品。

孛兒貼還專門拜見了長春真人,並表明自己的來意:“聽說大汗整天沉緬於酒色,並縱容大軍燒殺搶掠,請真人私下轉告耶律楚材,要想方設法相勸,希望蒙古大軍能夠早日回蒙古,從而少殺人。”

長春真人早已知道,孛兒貼是德薛禪的女兒,於是欣然答應了。

接下來,長春真人一行在田鎮海的陪同下,繼續西行,先後經過了一年半的時間,終於在一二二二年四月,在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的雪山上,見到了成吉思汗。

這次西域之行,長春真人前後走了三萬多里路,早就感動了成吉思汗,又見對方長髮皤然,鬚眉交白,一派仙風道骨,飄然有出塵之表,且已經七十四歲了,卻耳聰目明,牙不豁缺,背不佝僂,精神狀態相當不錯,不由大喜,便尊稱長春真人為“神仙”。

長春真人見了成吉思汗,才知道對方的個子不高,身子粗壯,肩部很寬,長著一對大耳朵,面板黑而粗糙,臉盤大而圓,眼睛細長,鼻孔粗大,下巴上只有一綹稀疏的鬍鬚,並不帶惡相,與傳說中殺人不眨眼的惡人,有著天地之別,才鬆了一口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