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村口的學堂時,聽到從學堂裡面傳來稚子朗朗讀書聲,於是讓青菱停了車,只打算悄悄看一眼就走。
沒想到剛站在學堂門口,就被幾個小豆丁發現了。
那幾個小豆丁立刻激動的舉手報告:“夫子,錦嬸來了!”
族長一看,真是似錦,也不上課了,對稚子們道:“你們能夠坐在這麼好的教室裡讀書,全靠了錦嬸,趕緊去給她鞠個躬!”
小豆丁們一聽全都跑了出去,圍著似錦三百六十度無死角鞠躬。
隔壁兩個班的學生聽到動靜也都跑了出來,大家圍著似錦又蹦又跳。
里正也笑呵呵的走出了教室。
等學生們蹦的差不多了,族長和里正就把他們趕進了教室去看書,自己圍著似錦說話。
似錦奇怪的問:“怎麼幾乎都是七歲以下的孩子,七歲以上的孩子幾乎看不見,大一點的孩子都不想念書嗎?”
里正搖頭道:“是七歲以上的孩子能夠幫家裡乾點活了,不少父母捨不得這個小勞力,不讓他們來讀書。”
族長嘆息道:“就是這些來讀書的孩子也不容易,家裡的大人說他們不幹活,就少吃一點,讓他們只喝稀飯,昨天還有個孩子上課時餓得暈倒了。”
似錦沉默了片刻道:“伯伯和大叔幫忙找一處做飯的地方,回頭我會找兩個村裡的女人給上學的孩子做窩窩頭和蔬菜湯。
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和中午各兩個窩窩頭一碗菜湯。
窩窩頭也不要全高粱做的,一半高粱一半面粉,孩子吃了就不會那麼缺營養了。
至於晚飯,他們的爹媽哪怕給他們喝一碗菜湯也能對付。”
里正喜笑顏開:“只怕村裡人為了這兩頓吃的,都會把孩子送來上學。”
族長卻皺著眉頭:“這樣一來,會有不愛念書的孩子也為了混吃的來學堂唸書。”
白麵加高粱混合的窩窩頭比自己家裡吃的還好,哪個孩子不想來!
解決了孩子的一日兩頓,爹媽也肯讓孩子來讀書,省了家裡的糧食。
似錦又沉思了片刻道:“設個門檻吧,學堂裡的孩子想要吃到這兩頓飯,必須課業達標才行。
而且招收的學生最大不要超過十二歲,如果有超齡的,除非特別優秀才能夠破格錄取。”
里正提出異議:“如果有的孩子特別笨,怎麼努力也不能達到要求怎麼辦?難道不給他吃嗎?”
似錦想了想,道:“那這樣好了,兩頓飯不設門檻,咱們設立獎學金,一個月下來,學的好的前十名獎勵百文。”
一百文不是個小數字,有了這個激勵,恐怕很多孩子都會發奮。
離開學堂,主僕倆去了自家大食堂,仍舊只看見鐵牛嬸和趙媽媽在幹活。
似錦臉色一沉:“郭媽媽還是老樣子嗎?”
鐵牛嬸的臉色也不好看:“可不是!說她她也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