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其實還想再待會,只是他爹不讓,非把他給帶走了。
雖然鄉試是三年一次,但明年正好有鄉試,所以良笙得儘早進南山書院讀書,那就得抓緊時間把縣城的酒宴擺了。
夫妻倆回到縣城的第二天就下請柬,第三天就在鴻運樓宴請賓客。
除了古大人、縣令、主簿、鄧掌櫃等人,街坊也都請了。
至於村裡人,則只請了族長,和夏氏家族的人。
雖然里正一家得罪了似錦兩口子,但是本著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良笙不想做得太絕。
所以才沒有請村裡的異姓人,就是為了給里正保全一點面子。
可這點面子哪裡儲存得住!
里正六十大壽那天發生的事村裡已經人盡皆知。
良笙夫婦擺酒請客,可以不請村裡任何外姓人,但不會不請里正,可這次卻沒請,說明良笙夫婦不想再和里正來往。
鄉親們全都站隊良笙夫婦這邊,換做是他們也不想被人算計。
夏老漢老兩口得知良笙考中了秀才,心中百般不是滋味,他一心想要供出夏老三,沒有供出,還被砍了頭。
他夫妻二人打小就嫌棄的老四,卻光宗耀祖!
在縣城辦完酒席,夫妻兩個回了一趟荷花村撒銅錢,一撒就撒了幾十吊的銅錢。
不僅全村男女老少都跑去撿,就連隔壁村的得到風聲也跑來撿。
荷花村的不讓外村的撿,差點發生衝突,似錦忙又拿了七八吊錢讓下人撒了出去。
大喜的日子,不想鬧出啥意外來。
夫妻倆離開荷花村,不少村民追著塞雞,塞鴨,甚至還有塞魚的……
似錦和良笙不收都不行,因此只得收下。
雞鴨鵝這些活物還可以養著慢慢吃,可魚真心養不住。
一回到縣城,似錦就吩咐孫媽媽和王媽媽在她的指點下把那些幾斤重的大草魚和大鯉魚全都醃成了酒糟魚。
似錦的酒糟魚是前世跟外婆學的,做法簡單,但是味道好極了。
將幾斤的草魚和大鯉魚處理乾淨,去除內臟和頭,剁成塊,用鹽和花椒、八角、桂皮醃漬,然後放進罈子裡,倒上白酒密封。
醃製大概十來天后就好了。
吃的時候,把魚塊放進鍋裡煎到金黃,一直到煎熟為止。
這樣煎出的酒糟魚跟胭脂鵝肉一樣,呈玫瑰紅,肉質既不像新鮮魚那麼鬆軟,又不像臘魚那麼硬,鹹香可口,十分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