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鼓鎮上引發的小插曲事態還在發酵著。
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此刻依然無所察覺。
棗莊的竹筍雖然收不上來難免讓人心裡鬱悶,畢竟那還是他們村子先託話給美英奶奶的,要不是有這一層關係在,時雨哪會和那邊耗?
來來回回的顛簸,屁股不酸的呀?!
不過也只是稍微鬱悶罷了。
沒有了棗莊,還有黃洞坑、下林村等等地方,總而言之,只要是鄉下地方就不會缺竹林子!竹林都有了,特別這還是個雨水多的季節,竹筍還遠嗎?
在棗莊回來的二日,時雨又相繼和兩位老太太在周邊跑了一圈。
前後兩三天過去,利落的拿下了幾單超強供貨商。
眼看四英作坊因為缺乏幫工忙不過來,不時出了些小亂子,時雨這才熄了心往外跑,一門心思的先將作坊裡的亂先給安撫穩定好。
事情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
無非就是花錢請人等事務。
四英作坊包吃不包住,幫工一旦多了,這飲食方面衛生等等肯定要面面俱到,並且醃製酸筍技術含量其實不大,就這些日子,市面上已經有出現山寨品牌了,作坊的生意都受到了些影響。
好在當初是直接和珍味閣合作的,路線稍微高階,這逼格是那些後起的山寨貨物沒法比的,但正因為這樣,四英作坊底下的任何一切都更要抓好才成!
眾所周知,醃製酸筍,這老湯是越老越好。
換句話來講,四英作坊佔了先驅之勢,只要好好的保持這個品質,短時間在口碑方面,就算是山寨也沒法快速跟上。
當然,也不能止步不前。
這幾日時雨也是費盡了心思。
原先作坊只是醃製酸筍而已,但經過她的試驗,作坊現在又新增了幹筍和酸野果筍這兩個大專案。
幹筍,顧名思義是曬乾制筍。
這個大家可能覺得簡單,不就是鮮筍曬乾就能拿來賣嗎?
錯了,這裡邊還有好多技術性的問題,直接曬乾的筍其實並不好曬,特別是在這種多雨季節,往往等不了筍成幹就已經變質了。
時雨要求高,筍必須八九成幹才算成品,因此如何除青,怎麼將青除好,這是個問題。
除青大家可以理解為焯水去草酸。
這個也簡單啊,但要確保火候不至於讓鮮筍變老變爛,這裡的技術性問題可大了去了!更別說為了便於長期儲存,曬制過程中要用到的各種各樣法子。
步驟真是極為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