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笑道:「這個王凡,書寫的混世魔王,佔據了水簾洞,奴役猴群,孫悟空歸來後,也是直接在水簾洞裡開戰,光憑武藝,就打敗了混世魔王,然後混世魔王帶領著大哥牛魔王過來找場子,然後結拜······」
說實話,真有一種看86版西遊記——文字版的味道在裡面。
不過,原著可不是這樣的。
原著中的混世魔王,並沒有佔領水簾洞,他擁有自己的家——「水髒洞」,只是經常去水簾洞附近搶劫猴群的東西。
更嚴重點的,用通俗的話來說,便是拐賣猴口。
將那些猴子捉去,帶回洞中幹活。
而且,最後混世魔王的下場,也比王凡書寫的要慘多了。
或許王凡是覺得,妖怪之間,雖然弱肉強食,但應該也是會手下留情的。
但是,西遊通文,對妖怪的定義,只有一個——為惡。
即,只要作惡,便是妖怪。
無論原先是天上仙神,還是西方佛童,只要下界為惡,便是妖。
就像孫悟空,當初反天,便是被稱作妖猴,後來西行,都是「大聖」、「行者」之類的稱呼,就算再討厭,也僅僅是一句「潑猴」。
「妖」之一字,那些仙神、菩薩,卻是再也沒有這樣稱呼孫悟空。
話歸正題。
原著,可比王凡書寫的有意思多了。
孫悟空並非只靠拳腳功夫,就戰勝了混世魔王,而是拔毛變成許多小猴子,將混世魔王團團圍住,乘機奪取了混世魔王的大刀,將混世魔王劈成兩半。
隨後,帶著小猴子們將一眾小妖盡皆剿滅,才將被混世魔王拐去的個猴子救了回去。
再接著,便是有一個細節,那便是展示出了孫悟空的法術。
將猴子們解救出來後,孫悟空讓猴子們和自己一起回去。
但是,猴子們不認識路,他們是那樣子說的:「大王,我們來時,只聽得耳邊風響,虛飄飄於此地,更不識地路徑,今怎得回鄉?」
而孫悟空,是這樣子回答的:「這是他弄的歌術法兒,有何難也?我如今一竅通,百竅通,我也會弄。你們都合了眼,休怕!」
隨後,孫悟空就唸動咒語,駕馭狂風,帶著個小猴子回到了水簾洞。
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的法術,也是非常的厲害的。
但是,王凡將這一段隱去了,好似有意將孫悟空塑造成一個狂戰士。
在他的描述中,孫悟空學會的七十二變,好似只能用來躲三災,平常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用。
隨後,王凡版西遊和原文的差距是相差非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