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必定是符合邏輯的。
而書中的太上、佛祖,象徵的便是人心之上的東西,所以,面對此二者,孫悟空幾乎毫無辦法。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心,才能夠修行,才擁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雖然全書,並沒有給出詳細的修煉體系。
就像太乙、大羅,兩者在王凡的《西遊記》中,是涇渭分明的,大羅,就是大於太乙的等級。
可是在九寶轉出有琉璃釋出的《西遊記》中,大羅和太乙,好似沒有區分。
那孫悟空,便是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
佛、仙,好似都是一些職位,在天庭、靈山之中,並沒有明確的強弱劃分,好似是地位的劃分。
地位高的,不一定實力強。
實力強的,不一定地位高,甚至可能只是代步工具。
全書,眾人都可以觀摩出一點。.
那便是道德。
書中無論是仙、神、妖還是鬼怪,基本上都是講道理。
雖然可能三觀不同,但所作所為,都是符合本身所代表的階層、身份的邏輯,沒有絲毫的違和感。
相比之下,化凡塵的西遊,則是差遠了。
裡面所有妖魔鬼怪、仙神佛陀,全部為了一種東西而行事,那便是功德。
這就有點單調了。
而且,眾人也覺得,那功德的設定問題,非常的大。
所有人都被所謂的「功德」驅使,那,還算是功德嗎?
那化凡塵的《西遊記》,書中所有人,雖有堅持,好細細想來,好似全部都是些為功德所驅使的傀儡。
那書中的孫悟空是眾仙佛的傀儡,那些仙神,也是功德的傀儡。
以前,這些讀者不敢說什麼,畢竟化凡塵,那個王凡,是四星作者,實力強大,而且不少從這書中悟出法術的讀者,都成為王凡的死忠粉。
用他書寫的《西遊記》中的話來說,便是「我教弟子,靈山信徒」。
可現在,九寶轉出有琉璃的出現,讓那些想要一吐為快的讀者,紛紛向化凡塵吐槽,說著他書寫的西遊中的各種矛盾,不合理之處。
而此時的化凡塵,卻是沒有心思聽取這些建議,而是死死地盯著九寶轉出有琉璃的《西遊記》。
「這,西遊記,除了一些邏輯上的漏洞修改了,簡直和原版的一致!」
「該死!」
王凡雙目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