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現在這個社會,可不是說有能力就可以做成事的。
這些年來,工廠不斷的擴大,從以前的一條生產線,變成了現在的三條生產線,工人,管理人員,宿舍,食堂等等。
物價在不斷的上漲,工人的工資也在不斷上漲,可工廠的利潤卻是升不起來,這幾年更是逐年下降。
在這樣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謝家父子都是靠著自己的家產在苦苦支撐,甚至鎮政府也是給了他們很大的優待,希望他們能夠把工廠繼續開下去。
畢竟是三百多人的工廠,而且廠子裡的工人,八九成都是鎮上的人,周邊也有很多人靠著這個小廠生活。
若是工廠倒閉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幾百人下崗沒工作,這對鎮政府來說,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為了讓工廠開下去,鎮政府各種優待,甚至還幫他們貸款,讓他們苦苦支撐。
只是不管謝家父子怎麼努力,他們的業績都很難提升,主要是銷售的渠道太少了,以至於工廠有太多的存貨出不去。
存貨太多賣不出去,自然沒有錢回頭,可謝家父子也算是實在人,為了保證工人工資,並沒有停工。
如此惡性迴圈下去,他們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不容易,他們已經到處尋找投資人,只是那些人在瞭解到他們工廠的情況後,根本不敢投資入股。
你可以想想,一個工廠裡的工人,八九成都是相識的,若是真的玩什麼花樣的話,外地人根本鬥不過他們。
小資本不願意投資,大資本又看不上這麼點小廠,以至於謝冠兵父子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著就要支撐不下去了,周辰突然出現了,所以即便是周辰的年紀很小,看起來不怎麼靠譜,可他們還是抱著最真誠的態度跟周辰接觸。
萬一成功了呢?
不過這些事情,謝冠兵並沒有完全說出來,他雖然是實在人,但也是生意人,自然不可能把自己廠子的問題都交代出去。
但就算他不說,周辰其實也早已經知道,因為他在來之前,就已經拜託他舅舅宋遠調查了冠兵口罩廠的情況,他很清楚謝家父子現在面臨的困境。
現在在車上,不是談判的地方,而且周辰更想要到工廠那邊去看看具體的情況再做定論。
李集鎮不大,開著麵包車,十分鐘不到,就到了目的地。
周辰下車一看,我嚯,眼前的是一片看起來比較破舊的廠房,雖然最高的也就三層,但佔地面積很廣。
在工廠周圍更是一片沒有住戶,到處都是空地,也不能說是空地,應該說是已經收割完的田地,接下來要種植的農作物還沒有開始種植,所以看起來像是荒地。
“周總,這裡就是我們廠子,別看我們廠外觀不怎麼樣,但實際上我們廠的實力是非常強的,工人也是非常勤奮,比起城裡的那些打工人還要勤奮。”
謝佳林主動地為周辰介紹,說到自家工廠的時候,他顯得很自豪。
他們謝家雖然算不上李集鎮的首富,但因為口罩工廠的緣故,他們絕對是鎮上最大的一股力量,格外受人尊敬和優待。
也正是有一部分這個原因,他們父子才會明知道艱難的情況下,還是堅定的想要把工廠開下去。
謝佳林的話讓周辰笑了笑,他不知道謝佳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鄉下人就一定比城裡人勤奮?
這完全就是一種偏見,鄉下人就一定勤奮,城裡人就一定懶惰?
周辰承認有些鄉下人很勤奮,但也不能說是全部,相反,他知道在城裡的很多人,他們的勤奮並不比農村種田的人差,甚至還要更加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