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自然明白對方的善意,拱手感激:“大人請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負大人的好意。”
“好樣的,我入伍二十多年,你是我見過的最驍勇善戰的,就算是你父親周侯爺也比你差遠了,我很看好你。”
周辰的個人戰力,他是深有體會的,因為他親眼見識過周辰一人獨戰一百精兵,最後還贏了,當真是無敵的個人戰力。
也不怪他震撼,周辰將自己剩餘的屬性點就留了兩點,其他的都加了。
現在他的身體素質已經突破五十,力量也是逼近五十,再加上他豐富的戰鬥經驗和招式,以及強悍的恢復,就算是面對連綿不絕的敵人,他都能堅持很久。
當然,前提是不要遇到精銳的弓兵和重甲兵,遇到這種精銳的遠端兵和近戰兵,僅僅練出一絲內力的他,也肯定消耗不過。
沒錯,來到這個世界三年,他才勉強練出了內力,只是量少得可憐。
不出周辰所料,朝廷在得知西夏侵佔麟州土地,第一反應不是開戰奪回,而是派人跟西夏方面交涉,讓西夏歸還。
西夏方面當然不會同意,別看西夏國的土地不少,但因為地理位置特殊,適合種植的肥沃土地稀少,好不容易搶奪了一片肥沃土地,又怎麼可能輕易歸還。
宋方一再交涉,沒藏訛龐始終不歸還,就一直拖著,拉扯著宋方。
宋朝上到官家,下到官員,還真的都是好脾氣,被沒藏訛龐這般拉扯,竟然還在衡量,始終沒下達用武力奪回的命令。
周辰已經習慣了朝廷的軟弱,並沒有著急,因為他知道,最終朝廷就算是為了顏面,也不可能真的就什麼都不做,打肯定是要打的,至於打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奪回失去的土地,那就不好說了。
說起來宋朝也挺有意思的,每每跟敵國開戰,寧願花錢給歲幣,也不願意支付軍費強硬開戰,就像是被打怕了似的,當真是軟弱習慣了,和平都是靠著求來的,而不是靠打出來的。
這一等就是兩個月,終於,可能是朝廷的耐心被西夏磨沒了,終於準備動用武力了。
真的下定決心後,朝廷的動作還是很快的,回到東京沒多久的英國公再次被派到西北,作為這次作戰的主帥。
周辰等的機會終於來了。
兩個月後,捷報回京。
官家看到捷報,龍顏大悅,尤其是看到捷報上寫的,先鋒大將周辰斬殺敵首,是奪回麟州屈野河失地的首功,更是大喜過望。
“哈哈,原來是那周家三郎,朕果然沒有看錯他,雖然沒有參加春闈,但在邊疆依舊能立下如此大功,果然是我大宋的良才良將,當賞,當賞。”
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高興的太早了,因為還有更多的驚喜在後面。
又是一月後,西北捷報,宋軍大敗西夏軍,並且拿下了銀州城,英國公運籌帷幄,先鋒大將周辰立下大功,覆滅西夏一萬神勇軍,第一個攻破銀州城,將大宋旗幟插在了銀州城池。
又兩個月,宋軍大敗西夏祥佑軍,奪下石州周邊數座城池,又是周辰第一個攻破城池。
但宋軍也就在這裡被西夏軍給擋住了,因為西夏軍四大軍團兵馬集結,形成了有效的防禦線,宋軍兵力不足,糧草也緊缺,不得不停下腳步。
但即便如此,宋軍也是大獲全勝,在僅僅損失一萬多人的情況下,殲滅西夏軍三萬,俘虜不計,不但奪回了麟州失地,還佔領了銀州和石州數座城池和土地。
毫不誇張的說,這場大勝是官家在位三十多年,最暢快淋漓的一場大勝。
當捷報傳入東京的時候,官家大喜,朝堂轟動,宋朝一直都是失地,什麼時候出現過這樣的大勝,連奪兩州之地,前所未有的大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