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面色發白:“祖母說的是給官人納妾的事情嗎?”
老太太嘆道:“你這孩子聰明,善良,有容忍之心,也是能容人的,我知道三郎以前連通房丫鬟都沒有,成親之後也就只有你一個娘子,但你總歸也是有不方便的時候;現在這兩年三郎不方便納妾,那以後呢,若是一直如此,總歸會有一些小人搬弄是非,傳你善妒,對你也是不好的。”
她活了很多年,對很多事情都能看得開,又如何不明白孫女的心思,但作為祖母,她覺得還是有必要提點一下的。
華蘭低聲道:“其實我之前也有考慮過,在我懷繼哥兒的時候,我也考慮過讓翠蟬和彩簪去伺候侯爺,只是沒下定決心,也沒問過翠蟬她們,又見侯爺不曾提起,也就沒有去做,確實是我有私心。”
老太天拍了拍她的手:“這怎麼能叫私心呢,哪個女人不希望跟自己的官人舉案齊眉,一生一世兩相依,但這並不現實,你該明白的。”
在這個時代生活的人都明白,一夫一妻是不現實的,底層的老百姓還有可能,但是一般的殷實家庭都難做到,更不要說是像忠靖侯爵府這樣的豪門了。
就拿盛紘來說,當年在苦寒之地當個九品小官的時候,就已經納妾了,像周辰這樣生在侯府,連通房丫鬟都沒有的,那真的是鳳毛麟角。
“不過現在也不用想那麼多,三郎還在守孝期,你可以先問問他,這種事情還是要你們夫妻商量著。”
在老太太看來,給周辰納妾也不是什麼大事,妾室說好聽點是妾室,說不好聽的,就是奴婢,生死都掌握在當家主母的手中。
華蘭就是侯府的當家大娘子,掌管著後院,周辰也跟自己那個庶子盛紘不一樣,不會做出寵妾滅妻的事情來。
所以她覺得,就算給周辰納妾,也不會動搖華蘭在侯府的地位,反而是能夠減輕華蘭身上的壓力。
回去的路上,華蘭跟翠蟬坐在馬車裡。
翠蟬見到華蘭不太開心,關切的問道:“姑娘,還在為彩簪的事情生氣嗎?”
華蘭搖搖頭,說道:“已經過去了,我是在想,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彩簪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官人正在壯年,血氣方剛,我卻想著一個人霸佔侯爺,太不應該了。”
翠蟬驚訝道:“我倒是覺得侯爺這是疼愛姑娘,侯爺心裡肯定覺得,姑娘要比他自己的一時快樂更重要百倍。”
她是華蘭的貼身丫鬟,最瞭解周辰和華蘭的事情,也知道周辰有多健壯,多能折騰,但即便如此,周辰也從未提起過納妾的事情,只能說明侯爺深愛著姑娘。
華蘭詫異的看著翠蟬,隨即嘆道:“官人掛念著我,我才更應該伺候好她,為他納妾才對。”
看著華蘭糾結的表情,翠蟬突然說道:“姑娘,如果你同意的話,奴婢願意伺候侯爺。”
“啊?”
華蘭一臉吃驚的看著翠蟬。
翠蟬慌忙的解釋:“姑娘,你別誤會,我跟彩簪想的不一樣,我只是想要為姑娘分擔,我不需要名分,也不需要其他,我願意一輩子都在姑娘身邊伺候,給姑娘做一輩子的丫鬟。”
華蘭默然,片刻後才說道:“你不想嫁人嗎?其實我早就已經想好了,等你嫁人了,我會把你的身契還給你,再為你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讓你風風光光的嫁人。”
誰知翠蟬卻說道:“姑娘,我從未想過要嫁人,我早就想過了,像我這樣的人,就算嫁人也只能嫁給那些販夫走卒,好人家是絕對不可能要我,讓我做正頭娘子的。”
“就算嫁了人,也還是伺候人,甚至若是遇到不好相處的婆母長輩,就不止伺候一個人,而是伺候一大家子人,將來就算生了孩子,也可能沒什麼出息,一輩子都在底層掙扎討生活,與其這樣,還不如一直留在姑娘身邊伺候。”
“我不是貪圖富貴,我只是覺得,留在姑娘身邊,姑娘那麼好,肯定不會虧待我,而我需要做到的就是伺候好姑娘和侯爺,所以我願意替姑娘伺候侯爺,不求名分,不求富貴,也不用生兒育女,只求能一直陪在姑娘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