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先帝的皇后,曹太后自然是不會同意官家的提議,並且毫不留情,聲嘶力竭的拒絕,沒有一點回旋的餘地。
甚至就連文武百官,除了寥寥數人,其餘的人也都是堅決反對。
天下豈有雙父?更何況還是皇家之中。
可官家偏偏就像是認定了這件事,每次早朝都會提及這件事,大有一副你們不同意,我就頑抗到底的意思,為了這件事,他連很多政務都不管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想要尊亡父為皇考,實際上就是要奪權,也是在逼迫百官和太后。
每次早朝為了這件事,都是吵得不可開交,但不可否認,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支援這件事。
原因也很簡單,現在官家的皇位已經坐穩,而太后還抓著權力不放,自然就惹得某些人不滿,一些人想要靠著支援官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在尊皇考這件事情上,官家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支援和反對的官員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太后也同樣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及維護先帝的名聲和利益。
周辰每次上朝就秉承一個原則,不支援,不反對,不說話。
盛紘和盛長柏也是穩得很,在這件事情也是跟風隨大流,不發表一點意見。
倒是初次為官,經驗不足的齊衡,有點想要表現自己,竟然公開支援官家。
每次周辰看到這一幕,都覺得無語,他這個小連襟啊。
劇情裡這傢伙被太后當槍使,結果現在又被官家當槍使,咋就一點長進都沒有呢?
看來即便是娶了賢內助一般的明蘭,齊衡也是改變不了自己的性情,看不清局勢,只是一腔熱血的做事。
為了這件事,太后甚至將平寧郡主叫到了面前,狠狠的訓斥了一番,罵她教子無方,忘恩負義等等。
平寧郡主也很無奈,她從小跟在先帝和太后身邊長大,感情上自然更親近於太后,可問題是,她兒子現在也不怎麼聽她的,而且她和官人齊國公也並不覺得兒子的做法有問題。
兒子支援官家,她跟太后又有情誼,將來就算官家和太后分出了勝負,她覺得自家都能有退路。
在周辰看來,官家要跟太后爭權,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可他以尊皇考這件事為切入點,真的是有些忘恩負義。
劇情裡的趙宗全好歹還有救駕之恩,可現如今呢,他的皇位完全是先帝的恩賜,如果不是先帝,他根本沒有資格成為皇帝。
結果先帝死了不到一年,他就想要尊自己的父親為皇考,怎麼看都是忘恩負義,見利忘義。
當然,這可能也是絕大多數皇帝的通病,一旦坐上了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很多東西都會被捨棄,唯獨權力,是一定要牢牢的握在手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