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不是復旦的法學系稍稍遜色,他之前也想過要上法學系,他在古代現代都待過,法學的作用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是非常實用的,畢竟文明社會都離不開法。
不過既然選擇了新聞傳播學,周辰自然也會潛心學習,多掌握一門知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哪怕是83年的大學,生活也依然是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要比高中的時候多得多,論融入能力,周辰不虛任何人,很快就跟同學們打好了關係。
同班的同學並不多,而他,無疑就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但同時也是最亮眼的一個,無論是髮型衣品,還是身形相貌,都是極為出眾,自然就是最引人矚目的那一個。
因此,周辰在還沒有認全同班男同學的時候,就已經認全了班上的大部分女同學,並且他還不是主動,是被動認識的,都是女同學來認識他。
一個多星期眨眼即過,周辰想起那天跟莊圖南分開後說的話,於是在週末的時候去了一趟同濟。
可誰知道莊圖南這傢伙實在是太不靠譜,他去了同濟,問了人,找到了他的宿舍後,居然沒看到人,聽他一個宿舍的舍友說,跟同學一起出去玩了。
賊不靠譜。
人不在,周辰自然也不會留下來等他,幾天後,不是週末的時候,他又去了一趟同濟,結果莊圖南依舊不在宿舍,而是去上課了,於是他又只能去教室找。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就是如此,要麼提前約好了具體時間,要麼就只能這樣等或找。
周辰來過同濟大學不止一次,但對這裡實際上並不算熟悉,只能問人。
連續問了兩個人,都不知道建築系上課的教室在哪,就在這時,一個女生從他旁邊走過,他也沒在意,就準備繼續問人,可忽然看到那個路過的女生,一本書掉在了地上。
“喂,同學。你的書掉了。”
周辰從地上撿起書,一張明信片從書裡滑落。
前面的女生聽到聲音,有些迷惑的轉過頭,想要看看是不是叫她,隨後她就看到了周辰撿起來的書,以及那張掉落的明信片,立馬認出就是自己的書,於是快走幾步,來到了周辰面前。
“是我的書,謝謝你啊,同學。”
周辰拿著書和明信片,剛剛撿起來的時候,發現這明信片上居然寫了一首他發表的詩,就是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還真是夠巧的。
將書和明信片遞給了面前這個扎著兩條麻花辮的女孩。
“不用,同學,麻煩問一下,我看你這本書是關於建築的書,你是建築系的學生嗎?”
李佳接過書和明信片,將明信片插在書頁裡放好,聽到周辰的話,微微點頭。
“對,我是建築系的。”
周辰頓時露出了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表情。
“太好了,同學,我想請你幫個忙,我想找一個人,是建築系的大一新生,不過我對你們同濟大學不太瞭解,所以我想問一下,你們建築系上課的教室在哪。”
李佳聽到周辰的話,十分驚訝的說:“我就是建築系的大一新生,你想找誰,或許我認識。”
“他是建築系的大一新生,叫莊圖南。”
“莊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