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墨白趕了大半天路,在天黑之前,總算到了山腳下的小村莊。
小村莊里民風淳樸,見個小女娃帶著一頭圓滾滾的黑白小熊上村裡,說借宿一晚,便好心收留了她。
江眠月在村裡獨居的張婆婆家住了下來。
這個時候村裡人家幾乎都剛吃完晚飯,這裡和現代大不同,娛樂活動少,睡前節目是聚在一起閒聊。
地點就在張婆婆家隔壁不遠處的空地上,生了火堆,一堆人在一起取暖嘮嗑。
“前邊戰場也打了一個多兩個月了,咋還不消停,咱們這兒離的不近不遠,別說,俺心裡還挺突突的。”
“有啥法?有能力的,都往大城裡去了,剩下咱們這些個老弱病殘。”
“也不是那麼說的,那大城裡討生活多難啊!咱們自給自足,雖說吃穿差了些,好歹不怎麼餓肚子。”
“這話也對,像今天上村裡借宿的小女娃,瞧著模樣頂漂亮,還養的細皮嫩肉,指不定就是崔蘭城的人家。但穿的可比咱們還不如,這都快深秋了,只一身破絮薄襖。估計是這戰亂一起,逃命途中跟家人走散了吧,咱們這兒好歹比前面大城安穩些。”
“這個女娃娃可惜了,要是找不到家裡人,將來可不好過活。”
“可不是嘛,不過咱村也沒誰家特別富裕,能多負擔的起一口人,有那一口吃的,不都得多給自己孩子多吃兩口?”
“所以你看今天誰也沒開口多問,就怕問著身世可憐,你是幫還是不幫?”
“唉,張婆婆家雖說房間能捨她一間住,不過吃喝上也不好過,收留她幾天沒事,時間一長也負擔不起。”
“是啊,張婆婆也苦,兒子折在戰場上沒能回來,兒媳婦經不起事,聽到訊息人就跟著去了。去年她孫兒也參軍,就留她一個孤寡老人,真是不知她怎麼想的,還支援孫兒去呢!”
“明兒給她送兩棵菘菜……”
修行之人,耳聰目明,土胚房並不隔音,是以,江眠月能清清楚楚的聽到他們閒聊。
低頭看了下身上這穿的破破爛爛的薄襖,真不怪別人以為她是逃難來的。
“閨女,熱水燒好了,快來洗洗吧。”
江眠月給餘老發傳訊說在小村裡住下了,剛發完,屋外就傳來張婆婆的聲音。
江眠月推門出去,見張婆婆端了盆熱水要給她。
她急忙接過來,不好意思道:“謝謝婆婆!怎麼能麻煩您,我自己來就好。”
“不礙事,不礙事。閨女啊,跟你打聽個事兒,你是從前面崔蘭城來的嗎?”張婆婆有些期待的望著她。
江眠月點點頭:“是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