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國呢?”
“現在由文武百官把持朝政,他們決定了三位公子誰佔據主位,誰被流放。”
“當然,大公子你覺得兗州這地方,相比於鄴城不是流放,那我也無話可說。”
“但凡趙王真的賢明,趙國早已經一片清明,能夠在大公子的率領下,聯合幷州,聯合匈奴,雖說無法和我吳國對抗,卻也足夠和我吳國相持數年,甚至數十載。”
“可如今,匈奴被滅,幷州被奪,大公子身處兗州,大公子以為,趙國還有得救嗎?”
“今晚逢紀一走,大公子不只是要面對吳國徐州軍團的隨時出擊,還要面臨小公子從北面的進攻。”
“大公子,你死期到了!”
袁譚心裡拔涼拔涼的。
所說他是兗州牧,但是,他手底下的確沒有多少將士。
要不然,他也不至於被迫從鄴城來到這裡的。
他絕對要在鄴城翻臉的!
袁譚忙看向龐統道:“還請先生教我!”
龐統停在袁譚眼前,一臉認真道:“趙國,如今狀況,即使大公子能夠對抗小公子,趙國也不可能再維持現狀,將來必定被吳國拿下。”
“趙國左有幷州,幷州剛剛入駐呂布、張遼、張郃三位猛將。”
“南有廬江軍團。”
“東有徐州軍團。”
“一旦你們征戰,三大軍團同時出擊,趙國必亡!”
“既然趙王無能,不信任大公子這個嫡長子。”
“大公子為何要堅守趙國?”
“而且,大公子可能忘記了,你和吳王其實是連襟啊!”
“吳王后院之中的袁夫人,不就是大公子的妹妹?”
“只要大公子願意聯合吳國,一起拿下趙國。”
“我來之前,吳王說過,願意勒令幷州和廬江軍團不動,同時,從徐州軍團裡呼叫大量兵馬,相助大公子拿下趙國。”
“趙國畢竟是袁家領地,大公子又是吳王連襟。”
“吳王要治理趙國,自然是大公子這樣的連襟最合適了。”
從袖子裡拿出一個竹筒,遞給袁譚,龐統道:“這是我來見大公子之前,吳王的親筆信。”
“只要大公子願意投降吳國,我吳國立即出兵,相助大公子北上鄴城。”
“拿下趙國全境之後,趙國就和青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