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從出生起,就沒有見過那個所謂的妹妹。
畢竟,那也不是親妹妹,而是叔父袁術的女兒而已。
而叔父和父親,一向不對付。
在龐統傾力帶領內黃的工匠打造三弓床弩和霹靂車之時,牽招和張飛帶著數十人已經距離鄴城不到五十里路,就遇到了袁尚親自帶領著數萬大軍浩浩蕩蕩而來。
袁尚親自接見了牽招。
他對張飛沒有好感。
但是,對於牽招,還是十分信任。
父親袁紹生前對牽招也頗為禮遇。
牽招是名士樂隱的弟子,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和父親算是同僚。
父親在世時,曾經多次在三朝時召喚牽招到身前,並且引薦給他認識。
用父親的話來說,牽招不止勇猛,還有頭腦。
牽招立馬彙報內黃的戰況給袁尚和謀主辛評聽。
雖然牽招丟了內黃,但是袁尚和辛評都沒有怪罪牽招。
相反,辛評從牽招口中得知袁譚的實力之後,建議袁尚從後軍分出一萬兵力,讓牽招帶領,緊急馳援界橋,以防徐州大軍從平原登陸,然後襲擊界橋,從而切斷幽州和鄴城的聯絡。
雖然界橋已經有大將朱靈和呂曠帶領近一萬將士鎮守。
此次讓牽招率軍一萬前往,算是保險起見。
畢竟,如果徐州真的從平原登陸,進攻界橋的話,那必定是徐州都尉趙雲率領。
對於趙雲,整個趙國都有所耳聞,而且很忌憚。
此人出身常山郡,曾經是公孫瓚旗下猛將。
之後,因為兄長亡故,趙雲辭別公孫瓚歸隱山林。
後來吳王陸翊率軍進攻徐州,趙雲和吳王手下的區阿小將、施桓三英戰呂布,將呂布活捉。
趙雲初次加入吳王陸翊帳下,就被吳王陸翊力排眾議,委任徐州騎都尉。
他沒有辜負吳王陸翊的期待,在大公子袁譚帶著顏良、周瑜等文臣武將,還有數萬大軍進攻徐州之時,頑強擊退大公子袁譚的大軍,甚至擊殺了河北四庭柱之二的顏良和文丑。
而這,成為了趙王袁紹一生的痛。
就連二世三公出身的周瑜,也死在這次戰役之中。
再後來,曹操退離中原,趙王袁紹突襲中原之時,趙王親率大軍進軍許都,大公子袁譚和二公子袁熙奉命率領十數萬大軍進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