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泉見到母親眼色,頓時明白自己的“使命”,但以他隨和的性格,完全不知該說點什麼才好。
朱萬泉想了想,低下身子,湊到朱明善耳邊道:“父親大人,朱浩是三哥獨子,機巧過人,但他開蒙時日很短,讓他去參加科舉恐怕為時尚早,不該如此揠苗助長才對。”
朱明善眼睛裡只有孫子,居然對朱萬泉的話充耳不聞。
一旁主桌坐著的長孫朱彥齡不屑一顧:“小小年紀就敢覬覦科舉,真是不自量力。”
換作別人,根本就沒資格這麼說,但朱彥齡卻不同。
雖然他平時放蕩不羈,但在朱家,也算是“讀書人”,十三歲時就考過縣試,十五歲過府試……當然到現在也只是個童生,院試對他來說太過艱難,這幾年他的荒唐也是從他過府試後,院試屢試不第,跟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樂開始的。
朱家科舉的“雙保險”之一朱彥齡沒落,現在朱家對於科舉的希望全都寄託在已是生員的朱萬泉身上。
陸松見周圍的人對朱浩出言不善,心中氣憤不過,主動替朱浩說話:“朱老千戶,您老放心,令孫在王府中學業進步很快,來年參加縣試,也是得到興王殿下欣賞和首肯,興王有言,若是他能考中生員,未來會送他到國子學讀書,以成就他的功名。”
“啊!”
陸松的話說出口,在場的人都聽呆了。
這是怎樣的家族?
為什麼朱浩參加科舉,朱家的人除了一個不能說話的壽星公,其餘的人那麼大反應,甚至潑冷水嘲笑?
反而是興王府這樣的外人,卻對這個孩子信心滿滿?
說是朱家的孫子,可為何之前賀壽的時候沒見他現身?
難道說爹早喪,連壽宴都不來嗎?還是說被安排在別處,連進正院的資格都沒有?難道是庶出的?
“好……好……”
朱明善沒法表達太多意思,這兩個字已清楚表明他的態度。
他覺得興王府支援孫子去考科舉,必有因由,學業方面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便贊同孫子去闖一闖,哪怕其年歲看起來不像是能謀求功名的樣子。
“抬老太公進去!”
朱嘉氏終於發話。
她不能把家族的矛盾展現在外人眼前,趁著現在矛盾沒有公開激化,直接把老爺子抬進去,就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當朱明善被下人抬起來,滑竿往裡屋走時,朱浩分明發現老爺子努力轉過頭,想多看他幾眼。
朱浩瞬間明白過來,朱家並不是不明是非,一直以來朱家對他們母子的打壓並不是來自祖父朱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