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多少人馬?”
唐寅神色剛毅,不怒而威。
現在他已經不再是個狗頭軍師,而是算無遺策的“諸葛亮”,就連州衙有官職在身的人看到他也只能低聲下氣。
來的官員是州同知李良。
李良不過是舉人出身,年老體邁,見到唐寅,反過來還要向唐寅行禮:“陸高士,鄺知州的意思,能動用多少兵馬出城就動用多少,全由您來決定。”
唐寅頷首:“既如此,那各處只保留基本的守城人馬……各留五十吧,餘下的都出城配合王府大軍作戰!”
“是,是!”
李良見唐寅這麼好說話,高興得不得了。
朱浩從唐寅身後探出頭來,問道:“李同知不會也想帶兵出城吧?”
李良搖頭苦笑:“我這把老骨頭,可不敢這麼折騰,守在城頭看熱鬧就好……來人,快把鄺知州送來的慰軍品抬來!”
戰事還沒等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鄺洋名就開始送東西勞軍了。
很多在城頭上苦哈哈守了幾天城的民壯,這幾天連熱乎飯都沒吃上一頓,突然就有慰問品可以領,雖然他們不在乎那三瓜兩棗,但心裡總算有了慰籍,不枉自辛勞一場,對接下來出擊平添幾分勇氣。
這也算是州衙安定軍心的一種方式。
唐寅道:“眼下戰事還在繼續,各處人馬不得擅離職守,請李同知跟我一起臨陣指揮吧!”
……
……
戰事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陸續有人馬回城。
兩條腿的追不上四條腿的,出城的步兵完成對敵營的掃蕩,相繼返回城裡。
而各家派出的“義勇”,打掃完戰場,跟著官兵一起進城,看看是否能從官府哪裡討得賞錢。
天色漸漸亮開,唐寅在確定敵寇已四散而逃,對州城再無威脅時,終於鬆了口氣,懸著的心徹底放下。
雖然最後不一定能取得什麼大勝,但這一戰足以讓他唐寅在興王府端上幾年鐵飯碗,不用再擔心興王府把自己趕走了,以後自己在安陸州,那絕對會被當成名士看待,那還不得橫著走?
想想都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