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筆趣閣> 0109、麗莎女士的微笑從何而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109、麗莎女士的微笑從何而來? (2 / 5)

“這已經是光線派的技法了。”

“但,光線派的畫家是不用這種手法來構建人物深度表情的,這種技法更多是用來體現全圖佈局情緒的。”

林軒點頭:“確切地說,達芬奇在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之前,就已經走上了光線派也就是地星上的印象派的大門。”

“他最出名的代表作並不是《蒙娜麗莎的微笑》而是《最後的晚餐》。”

“那一幅宗教畫中,他以結構和透視的原理,在平面中畫出了三維效果。”

“可以說達芬奇已經走進了印象派的大門,然後達芬奇覺得印象派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於是退出了這扇門,重新用印象派的技法,來推動自己在真實派、寫實派中的最高成就。”

聽到這裡,梅雷爾森感嘆:“的確讓人驚訝,不過細想之下,這也說得通。”

“你之前說過,達芬奇不只是畫家,還是機械設計師、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在構建機械圖的時候,透視原理就非常重要了。”

“再把機械圖中用到的透視原理放回真實派畫作中,的確是劃時代的創舉。”

“如果地星和藍星繪畫藝術發展類似,那麼後來的光線派大師肯定沒有走上達芬奇這條路,而是走了和我們相似的路。”

“所以《蒙娜麗莎的微笑》無論是在地星還是藍星,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就好像,一群農夫,聽說戰爭就要來襲了,於是把犁打成了鐵劍。

而達芬奇就是其中之一,他拿著鐵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發現不過如此,於是抱著鐵劍迴歸田野,繼續種自己的田。

然而,他並沒有再鑄劍為犁,而是用劍犁地。

這種技術,自然就沒有後來人能學得會了。

用劍當然是要砍人的,用犁自然是耕地的。

用劍耕地,這技近乎道的成就會讓人感嘆,卻沒多少人會去學。

林軒揮手,《蒙娜麗莎的微笑》再次顯示全圖。

上面的黃金分割線更多了。

蒙娜麗莎的整個頭部,都處在一個黃金比例的長方形裡面。

蒙娜麗莎的手,也處在一個黃金比例的長方形裡面。

蒙娜麗莎的胸口,同樣在這樣的長方形裡。

整個構圖上,所有人體的部分都單獨是一個黃金比例的長方形內部構圖的。

“黃金分割比例,會讓看到的人覺得美,產生美感、舒適感。”

“如此多的黃金比例構圖層層疊加,最終形成了蒙娜麗莎這個人物。”

“每一個看到她的人,都會覺得這個畫面很和諧,很舒服。”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明明根本沒有微笑的蒙娜麗莎,在任何一個角度去觀看,都會發現她在正視著你笑。”

“這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