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龍國的畫和龍國的詩,是繫結發展的。
詩句裡不會不會說我李白怎麼怎麼和汪倫交了朋友,只說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句裡也不會描寫楊玉環的眼睛有多大多亮,只寫雲想衣裳花想容。
這是一種意境的表達。
齊白石的蝦走了另一條路,他一開始是去畫的形似。
在齊白石的作畫哲學中,是不需要畫多餘的東西,無意義的東西的。
所以齊白石的作畫題材多選擇了農家常見的東西。
但是在這條路上走到了盡頭後,齊白石的畫在大道至簡後,居然比別的一開始就學意境的畫家走的更遠,更深,更高!!
齊白石的畫,到達了一種新的境界。
不用多廢筆墨也能形似。
不用多畫多餘的東西也能擬態。
別人獨釣寒江雪,需要畫一圈山把留白圍起來,然後畫一葉孤舟,體現水。
而齊白石卻可以用魚用蝦來讓水活過來。
畢加索就曾經說過,齊白石是一個偉大的神奇的畫家,甚至不需要用顏色,只用黑墨,就能讓魚兒看起來跟活著的一樣。
這種意境,是遠高於光線派活著印象派的意境的。
印象派同樣是要去表達一種精神上的東西,但還沒有達到意境的程度。
他們要使用顏色,帶給人視覺衝擊,從而達到這種效果。
早年的畢加索就一直不明白齊白石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
觀眾,同樣也不明白。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幾筆,就讓蝦給畫活了?
【就算是油畫,也很難表現出蝦活過來了的樣子,石雕到是可以表現出這種狀態,但是石雕也雕不出蝦這種題材啊!】
【對,往往往大了去塑造形態容易,往小了塑造形態更難。】
【怎麼就這樣,蝦就活了呢?】
【其實把蝦畫活不難,你看著這幅畫去學習,很快就能做到,但第一個發現這其中的奧秘,才難。】
梅雷爾森今天已經看到了好幾副讓自己震驚的畫了。
此時,更為震驚:“這麼偉大的畫作一定會對後人很有啟發,不只是龍國畫,油畫也一樣,所以,地星現代的畫作和藍星又不太一樣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