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羅夫手持沒有木柄的鐵鍬,單手緊緊握住,另一隻袖子,空空如也。
在不知道圍城的哪一次防禦戰之中,他失去了左手。
但更讓彼得羅夫絕望的是,在不知道哪一天的圍城中,他永遠是去了他的喀秋莎。
彼得羅夫掄起鐵鍬,衝進了面前的德意志豺狼之中。
鐵鍬瘋狂輪動。
近身戰之中,德意志人端著刺刀和彼得羅夫的鐵鍬較量。
一把白閃閃的刺刀扎進了彼得羅夫的腰際。
拔出來的時候,變得血紅。
彼得羅夫吐著血沫突然笑了起來。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畫面再次切換,1939。
彼得羅夫穿著軍裝,戰白雪之中帶著自己的隊伍往前行走。
此時他們還手腳齊整,心志高昂。
他斜眼看到一個漂亮的姑娘,正在樹下摸索。
彼得羅夫上前:“你在找什麼?”
漂亮的姑娘開口:“我的鏡子掉進了樹洞。”
彼得羅夫疑惑:“為什麼鏡子會掉進樹洞?”
漂亮的姑娘臉紅撲撲的:“因為有人告訴我,可以把悄悄話告訴樹洞,樹洞不會告訴任何人。”
“結果,兜裡的鏡子不小心掉進去了。”
彼得羅夫脫下軍裝,將手伸進樹洞,拿出了鏡子。
一邊拿出鏡子,一邊哈哈大笑:“可愛的姑娘,我叫彼得羅夫,你叫做什麼?”
“喀秋莎。”
彼得羅夫笑著唱起了《喀秋莎》。
喀秋莎紅著臉:“你取笑我。”
彼得羅夫哈哈大笑:“不是取笑,這首新歌很厲害的,莫希科那邊的人很喜歡這首歌呢,不久之後就會傳遍全毛熊聯。”
喀秋莎:“你分明就是在取笑我。”